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79398
大小:1.28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1-04-20
《无言之美-(共25张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言之美朱光潜学习目标1.读顺课文,理清文章的观点和作者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观点的写作手法。3.学会赏析“美术”作品的“无言之美”,并能借鉴这一观点进行“美术”作品创作。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现当代美学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1)订正字音瞬息万变(
2、shùn)缥缈(piāomiǎo)信手拈来(niān)铢两悉称(zhū)(chèn)闲情逸致(yì)心旷神怡(yí)惟妙惟肖(xiào)栩栩如生(xǔ)宏壮(hóng)渊穆(mù)惨戚(qī)蛾眉(é)寂寥(liáo)谚语(yàn)检查预习(2)词语释义美术:文中的美术是指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及其产物,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铢两悉称:一丝一毫都相吻合。铢两:比喻微小之处;悉:都;称:相当。姑且: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暂且如此,带有暂作某种让步的意思,或说明在不得已情况下,只好这样,相
3、当于暂且、先。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玩味:细心体会其中意味。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逸,安闲;致,情趣。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渊穆:极其美好。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整体感知这篇
4、文章的层次结构是什么?第一部分(1—3自然段):用孔子的事例引出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的分析理解。第二部分(4—12自然段):先提出文学尽美尽善的条件“和自然逼真”,然后予以反驳。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1.孔子对他学生说的“予欲无言”的含义是什么?内容探究真理的声音是微弱的,孔子说了,可是没有人在听,或者仅仅是表面上在听,即使听了,也没有人去做。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所以孔子这句话是说,即使真理的声音很微弱,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还是要按照其内在的规律运行,没有人
5、能够阻挡。2.请概括说明第3自然段中作者认为“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的理由。①“言”是“达意”的手段,它固定,有迹象,散碎,有限;②“意”是“言达”的目的,它多变,无踪,混沌,无限;③“言”不可能完全“达意”,只能述其大概。3.第4自然段论说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这段文字论说了文学作品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只有“以言达意”才会引起美感。这一段为下面阐述“尽善尽美”的条件,并且表明作者的观点做了铺垫。4.请分析第8自然段的论证思路。作者首先对比相片和图片哪一个更“和自然逼真”,肯定了相片的“和自然逼真”,然后又进一步反问:两者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
6、。自然得出图片更具有美感。直接反驳了“和自然逼真”的观点。照片与图片1.怎样理解“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这句话的含义?品味赏析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言达意”比作“虚线画实物”,这说明“言是不能完全达意”的。以图达意2.赏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前二
7、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3.赏析李白的《怨情》。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透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1.综合运用了多种论
8、证方法。(1)举例论证。为证明“言不必达意”“无言之美”,作者分别列举了图画、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