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红色划线部分是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色划线部分是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要求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2、培养学生静心默读课文的习惯,并能在默读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主次。3、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区别音同或音近的字;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或展开想像把段落补充完整。4、通过阅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一些科学知识、科普知识,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有探究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课题31、太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太阳和人
2、类的密切关系,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过程与方法: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会用“虽然……但是……”,“如果……就……也……”造句.2、学习课文运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3、朗读课文,默写最后一小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懂得它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能用不同的句式练习说话。3、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教学媒体课前学生准备教学流程备注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31课《太阳》。板书:太阳谈话:
3、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这个落下去,那个升上来,人们热得受不了,就请来一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个太阳。还留下一个.你们说这可能吗?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太阳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二、了解文章主要内容:1。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的?板书:特点关系三、讲读第一大段。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么介绍的?(一)讲读第一小段。1。指名读。2。这小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板书:远)你是从哪看出来的?3。“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为什么用“其实”呢?4。指名读第一小段。(二)讲读二、三小
4、段。按同样的阅读方法,看二、三小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1。指名读第二小段。2。“抵”是什么意思?(查字典)3。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 板书:大4.为什么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呢?5.指名读第二小段。6.指名读第三小段。7。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 板书:光热(三)默读、思考:文章这三小段都介绍的是太阳的特点,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老师小结:作者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写得生动、真切。四、讲读第二大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章是怎样
5、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的,我们看课文第二大段。(一)指名读第四小段.提问:1.文章的第一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2.从哪里看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板书:植物动物人3.煤炭的形成和太阳有什么关系?(二)指名读五、六小段。1.这两小段说明了什么?板书:云 雨 雪 风。2.前面讲到太阳和植物、动物、人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云、雨、雪、风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三)指名读第七小段.这小段介绍了什么?板书:杀菌老师: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四)(看板书)提问: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有关系的?老师小结:太阳与植物、动物、气候、杀菌的关系,
6、这些都说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五)讲读最后一小段。我们看文章的最后一小段,得出总的认识是什么?1。齐读。2.指名读第一、二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与以上小段的关系?3.第二大段是什么样的段式呢?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五、总结全文这篇文章主要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既然这是重点,前面为什么用那么一大段文字介绍太阳的特点呢?六、总结、拓展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和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有密切关系。太阳是个能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太阳虽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给地球上的万物生
7、长、人类生存送来适当的阳光温度、气候环境。正因为太阳有这些特点,才和我们人类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太阳是我们人类取之不尽,用之无穷的能源。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懂得了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就应该充分利用好太阳,为人类造福。板书设计31、太阳 (说明文)远(引用传说)特点大(列数据)热(作比较) 动植物生长 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生活(假设) 气候变化防治疾病教学效果反馈《太阳》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
8、然科学的兴趣;了解用数字、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的编排目的,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教授上,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太阳、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时,我比较注意让学生深入文本,来感受作者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