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doc

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doc

ID:62165799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20

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doc_第1页
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doc_第2页
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doc_第3页
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不容忽视近几年,笔者参与基层教研活动中,听了不同版本教材的课,觉得问题多多。有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下面就几个课例片段,谈谈我县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存在问题:一、重视情境创设,忽视情境应用课例1:《求最小公倍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这节课,该老师创设了老渔夫从4月1日始,连续打3天鱼休息1天,年轻渔夫连续打5天鱼休息1天的情境,让学生在日历中寻找各自休息的时间与共同休息的时间。师:老渔夫休息的是哪些日子?生:4、8、12、16、20、24、28号。师:年轻渔夫休息的是哪些日子?生:6、12、18、

2、24、30号。师:有没有找到共同的休息日?生:12号、24号.师:老渔夫这些休息日有什么特点?是谁的倍数?结果学生回答“是2的倍数”、“是4的倍数",教师都给予肯定。这偏离了创设该情境的初衷。老渔夫这些休息日的特点是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后面的所有休息日的数据都是第一个休息日数据的倍数,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所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归纳,以突出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课例2:《运算定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这节课,该老师创设以98459×365+98459×635能不能很快算出得数的悬念、激趣的情境导入新课,但整节课上完

3、了,这道“难题”仍闲置,学生翘首以待的等老师许诺“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大家就可以很快算出得数"的诺言。这样的情境有没有必要创设?我赞同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张兴朝老师的观点,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应当遵循三条原则:以激发数学问题意识为向导;以促进数学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为目的;以情境素材的合理选取为前提。否则,没有必要情境创设!二、重视表面形式,忽视内容实质当前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听课教研活动中,创设情境、小组讨论、质疑问难、游戏练习、……,形式五花八门,表面热热闹闹,实质却与学习的内容毫无相干。课例3:《可能性》(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

4、这课,该教师把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有个教学片段:师:小组长上来领盒子.生:(各组组长上台领回一个纸盒,纸盒里已放进3个黄球。)师:现在我们来做游戏,叫猜颜色,你们每次摸一个,老师来猜.生:(摸球)师:(猜)黄色。生:(再摸球)师:老师再来猜,你们摸出的球仍是黄色的,你们再次摸出的球仍然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生:因为盒子里都是黄球.师:如果摸出的球不可能是黄色的,怎么放?生:(上台放1白球、1黑球)师:还可以怎么放?(PPT演示)不管放多少个球,不能放进黄球!如果摸出的可能是黄球,怎么放?生1:放1个黄球、1个白球、1个黑球.生

5、2:放2个黄球、1个白球、1个黑球.生3:放3个黄球、1个白球。师:还可以放几个黄球?(PPT出示12个盒子,演示黄色球个数多寡的组合)……本节课,教材的编排意图应该是想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一定、不可能),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可能),以及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但该老师却把活动的重点放在猜球与放球的不同组合上,偏离《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经历、体验的情感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对如何分工、合作、倾听、有序,在小组学习中未能得到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形同虚设,流于

6、形式。课例4:《乘法的意义》(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这节课,该教师设计“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数学游戏练习,立意很好,但对整节课的学习有些牵强!让4个学生上台站着,手中各自拿着一个乘法算式卡片,当作破坏森林迷失方向的“罪犯”,由另4个学生到森林爷爷(老师扮演)领另一个乘法算式卡片作“通行证”,使两个学生的算式能组成一个乘法交换律的等式,再把“罪犯"带出森林并奖励给一枝铅笔,当“罪犯”的学生背“黑锅”没“平反”又没奖励。有些课,有的老师也设计了让学生质疑的环节“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的?”问题刚提出,学生还没反应过来,老师马上接着说“没什

7、么问题我们开始做作业!”归根结底,教师没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以教师本身为主体,是为了赶进度,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质疑”只是说说而已,该环节是摆给听课老师看的,也是流于形式。这些现象,都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髦包装!三、重视书本结论,忽视探索过程课例5:新教材,给学生的探索留足了空间。《买文具》(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这课:师:(出示P《买文具》主题图)文具店里摆这些东西,你从图中得出哪些信息?生:钢笔每枝8元,文具盒每个10元,书包每个20元,计算器每个30元.师: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生1:90元可以买几个

8、计算器?生2:140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生3:50元可以买几个文具盒?生4:80元可以买几枝钢笔?生5:计算器的价钱是文具盒的几倍?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点头首肯,没按学生的回答板书,而是按自己的教学思路,依据教材的问题顺序板书:1、80元可以买几个文具盒?2、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