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听课评课要反复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的听课与成长提要:作为历史工作室的负责人,在组织集中研修等教研活动时,因为听课、评课较多,于是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思考:教师为什么要听课?如何听课?听课对我们教师的成长到底有哪些效用?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讨,为我们老师的成长作些许指导。关健词:听课、发展、置换角色、随堂听课、发展2011年12月,长沙市历史名师工作室成立,目的旨在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已形成共识的是: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工作,还应该成为教师的事业;教师不仅是
2、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过程。因此作为工作室负责人总在思考:如何才能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应该说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上课、做好每一堂课的课后小结、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还有多参加听课评课应该也是有效的途径。本文拟就听课与教师的发展的关系作一简要论述。一、作为教师,为什么要听课呢?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听完一堂课,常有这样的体会:或如深山获宝,心头甜滋滋的;或如峰回
3、路转,顿觉豁然开朗.讲课者的思想激情,艺术魅力,给我留下了长远的记忆。有时即使是不理想的课,某一方面也会有深刻的启示。我们知道,教师亲自带班上课和坐在教室听别人上课,其体会和收获是不一样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自己上课看自己,不容易发现什么问题,不易突破自身的框框、模式.如果你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别人的课,你就自然会有“旁观者清”的感觉。这里既可以领略别人成功的妙处,又可吸取别人失误的教训。心中时时思索着至少两个人的课堂.所以说,相互听课,切磋教艺,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
4、的方法。但是令人费解的是,现在仍有一部分教师存在“关门教书”、“闭门批改”的情况;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尽管他们工作勤勤恳恳,可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听课是一种好的选择。那么,要怎样才能听好课呢?二、怎样听课?走进教室听课,表面看来似乎很简单,其实要真正听出门道来,并非是件易事。因为听课者一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和经验。另一方面应掌握一定的听课技术要领,同时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1、听课要如上课一样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课程标准,充分把握教材。课标是教学的根本大法,教材反映课标精神。只有
5、掌握课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目的的完成情况,看出是否抓住了重点;才能弄清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建议,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及各册教材、每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等。而对教材的掌握应做到准确认识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准确掌握课后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借助显微镜人们可以观察到用肉眼难以看得见的细菌。而教育工作者借助先进的教育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教育现象,做到见微知巨。我们对一节课的评析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应上升到理性上来认识。而借
6、助理论就要去学习教育理论。只有广泛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信息,并了解本学科教研教改的新成果,才能提高听课的品位,使听课者能站在应有的高度上,敏锐准确地发现教师授课的优缺点。此外,听课者还应做好相应的物质准备、心理准备,并适当了解听课班级的基本情况。2、适时适当置换角色作为听课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师,也是学生.因此他应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感受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⑴如果我是“学生”。我们知道,同是坐在教室里听课,教师和学生的听课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师听课在于学习教师的授课经验,吸取别
7、人教学中的长处;学生听课则是为了学习知识、形成技能.教师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都已相当高,对教材的理解也已比较透彻。但作为听课者必须有意识地收敛自己的优越心态,放下架子,认认真真地充当学生的角色,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按学生的水平去听课,常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那种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能否听得懂、学得会?也就是说看教师这样讲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⑵我是一个“教师”。听课教师仅仅进入学生角色是不够的,教师真正的角色毕竟不是学生,听课也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看别人是怎么讲课的,这样
8、就要根据讲课的内容和进程,把自己引入讲课教师的角色,使自己处于“教”的情境中,即设身处地地想:这课要是由我来教该怎样上?作为教师角色就要从学情出发,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设计,同讲课的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3.以虚心学习的心态进入课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作为听课的教师还要克服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冷眼旁观,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不理解授课者的良苦用心;二是过份低要求的同情和理解,对授课者的某些失当的做法,也觉得理所当然,看不到短处.而我们许多老师听课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听课,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