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幻灯片.ppt

最新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幻灯片.ppt

ID:62148852

大小:564.0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234滴定管吸量管容量瓶容量仪器的校正玻璃仪器的简介1概述2吸量管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移液管可以用配制的洗液(铬酸洗液)洗涤,再用自来水洗,后用蒸馏水洗净。将其洗净,使其内壁及下端的外壁均不挂水珠。用滤纸片将流液口内外残留的水擦掉。1、检查、洗涤用移液管吸取待移取溶液5~10mL,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尽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将管横过来,用两手的拇指及食指分别拿住移液管的两端,转动移液管并使溶液布满全管内壁,当溶液流至距上口2~3cm时,将管直立,使溶液由尖嘴(流液口)放出,弃去,重复三次。以保证被吸溶液的浓度不变。2

2、、润洗注意:(1)移液管外的水要用吸水纸擦去,不能带到溶液中(2)润洗时,溶液不能回到溶液中,否则会稀释溶液用移液管移取溶液的方法用移液管自容量瓶中移取溶液时,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刻线以上的地方(后面二指依次靠拢中指),将移液管插入容量瓶内液面以下1~2cm深度。不要插入太深,以免外壁沾带溶液过多;也不要插人太浅,以免液面下降时吸空。左手拿洗耳球,排除空气后紧按在移液管口上,借吸力使液面慢慢上升,移液管应随容量瓶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3、移液当管中液面上升至刻线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是潮而不湿),用滤纸擦去管尖外部的溶液,将移液管的流液口

3、靠着容量瓶颈的内壁,左手拿容量瓶,并使其倾斜30o。稍松食指,用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下降,直到调定零点。按紧食指,使溶液不再流出,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流液口接触倾斜的器壁。松开食指,使溶液自由地沿壁流下,待下降的液面静止后,再等待15s,然后拿出移液管。4、调节液面、放液注意:在调整零点和排放溶液过程中,移液管都要保持垂直,其流液口要接触倾斜的器壁(不可接触下面的溶液)并保持不动;等待15s后,流液口内残留的一点溶液绝对不可用外力使其被震出或吹出;移液管用完应放在管架上,不要随便放在实验台上,尤其要防止管颈下端被沾污。二、

4、吸量管吸量管的全称是“分度吸量管”,它是带有分度的量出式量器,用于移取非固定量的溶液。一般只用于量取小体积的溶液。常用的吸量管有0.1、0.2、0.5、1、2、5、10mL等规格。吸量管的使用方法与移液管大致相同。注意事项吸量管的操作方法与移液管相同调整液面与视线平行移液管与容量瓶常配合使用,使用前常做二者的相对体积校正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吸量管每次都应该从最上面刻度为起始点往下放出体积。移液管和吸量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放在移液管架上自然晾干,一般不要烘箱中烘干。滴定管吸量管使用操作练习规范使用谢谢!概述肺动脉栓塞又称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

5、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病率急性肺梗塞由于病情轻重不一,临床易误诊、漏诊。国外报导人群发生率0.5‰,尸检检出率在10%-15%,国内仅为3-10%左右。但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高达25%,有心脏病者可达30%-45%。未经治疗者死亡率约30%,治疗后可降至2-8%。发病率美国1975年报道每年约有63万例,为第三位常见心血管疾病。其中:6.7万人于一小时内死亡11%56.3万可存活一小时以上89%存活者中:40万人临床未诊断71%16.3万人得到诊断29%发病率奥地利Maron报导:8年中,维也

6、纳大学急救中心,有1246例猝死病例,60例(4.8%)由肺梗塞引起(2000)。美国Mayoclinic:尸检7227例(1985-1996),有433例猝死(6%)由于肺梗塞引起,其中36例并无肺梗塞危险因素。发病率由国内35家医院参加的多中心研究,分析了75140例周围血管病患者,发现深静脉炎和静脉曲张分别占11.6%和9.6%,约有50%-70%左右的下肢DVT患者可能发生肺栓塞。阜外医院连续900例尸检资料证实肺段以上肺栓塞占心血管疾病的11.0%,肺栓塞占肺血管病的第一位。1984-1996年诊治肺拴塞仅52例1997-1999年22家医院就诊

7、治了肺拴塞患者297例。发病率1998年北京协和医院一组52例报道肺栓塞病死率为19.2%,其中未治疗者为77.8%,治疗者为7.0%。程显声等报告70例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随访2年、3年、5年及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8%、91.6%、71.3%和46.2%。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1819年Laemnec首次报道PE,认为本病主要源于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原因是血流停滞、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壁损伤。目前认为PE病人多数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在诱发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血栓。病理生理肺栓塞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程度决定于肺动脉堵

8、塞程度范围速度原心肺功能状态重者可致死,轻者无明显改变,肺动脉高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