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借鉴作用

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借鉴作用

ID:6213580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6

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借鉴作用_第1页
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借鉴作用_第2页
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借鉴作用_第3页
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借鉴作用_第4页
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借鉴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借鉴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借鉴作用  摘要: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的合理一面值得后人发掘研究,也可为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因此,通过对科举制度进行剖析,并分析公务员选拔制度不足,以此为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关键词:科举制度公务员选拔制度改革借鉴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科举制度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成为支持中国传统社会官僚政治的一个有力杠杆,发挥着政治生活稳定器的作用。尽管科举制度在主观上是传统社会专制统治者的

2、政治工具,但是它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客观上对推动历史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很多设计和做法对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也具有借鉴意义。(一)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考试史上的辉煌,也是历代王朝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它萌于汉,立于隋,兴于唐,完于宋,止于清,历时约1300多年。1.科举制度定义8所谓科举,就是统治者根据其统治需要,设立不同科目及相应标准,让士子选择攻取,官方根据考试成绩录取一定数量的合格者,授予官职”因此,科举从官方角度看是设科取士,而从士人角度看则是应科考官”。[2]通俗来说,科举指进士科举,即隋代设立进士科以后

3、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2.明清科举制度特点就内容而言:明代乡试分为三场,以著名的八股文形式写作。会试也考三场,具体内容和乡试大体相同。殿试是明代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考试内容单一,一般是考策问一道,由皇帝在殿试前一天钦定。[1]而清代考试内容于明代大体相似。清代在明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在乡试之前增加了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试合称小试。就层级而言,明代科举制度基本形成了乡试、会试、殿试的三级科考体制。清代,科举考试的层级在明代的基础上又趋复杂。归纳而言,可以分为四级,分别为童试,乡试和复试,会试和殿试,朝

4、考。3.科举制度优缺点我国古代历史朝代更迭,但科举制却被长久的存留下来,这说明科举制度必然有其深层次优势。8(1)科举制度的产生满足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它的标准完全由中央确定,用人完全由中央取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方式。地方上的用人自主权被中央主持的科举考试完全剥夺。[5](2)科举制度为广大贫苦人民提供了阶层流动的平等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5]科举制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地进行选拔,极大地拓宽了官员选拔的渠道,其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5、公开张榜”’等原则。科举制度最终还是被历史所淘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科举制度过分注重通才,忽视了专才的培养。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较弱、专业分工不是很突出,社会对专才的需求不是很强烈,统治阶级所关注的是如何选择一批在思想上和自己保持一致的官员,儒家恰恰符合其切身利益,因此儒家文化就成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培养了一大批熟知儒家经典文化的通才,而那些医药卜历诸学的专才,则根本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5]。(2)科举制度过分注重公平,忽视了选才才是终极目标。科举制度所关注的并非是选才这一

6、效度问题,而是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科举考试中有没有不公平的现象[5]。因此,科举考试内容由繁至简,考试文体由多样变成单一,导致科举制度流于形式,最终灭亡。(二)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1.公务员选拔制度特点8就内容与方式而言:目前我国各级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一般分笔试和面试两场。笔试又一般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应试者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标准化测验方式进行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申论》主要测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

7、文字表达能力。[1]公务员考试的面试,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法进行,进行数量化的分析,给出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者使用相同的评价尺度,以保证判断的公平合理性。就层级而言,层级分成两级,分别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国家公务员考试。但是不同于科举考试各层级间的递进选拔关系,公务员考试的两个层级相互独立,没有选拔和从属关系[1]。2.公务员选拔制度问题(1).报名资格存在局限性不拘一格要求选才必须打破身份,年龄,地域,部门,专业的限制,使公务员的招录真正面向那些具备报考条件的普通大众,而不是“带着枷锁跳舞

8、”。[6]打破各种限制,可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公务员考试的招考范围,使更多的人才被选拔出来,为国家所用。虽然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8发展,很多省级招考已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促进了各地人才之间流动。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除了地域条件的限制外,对于报考者身份,工作经验,专业的限制依然存在。(2)考试内容倾向于重知识轻能力近年来,考试试卷的编排上也逐渐科学化,标准化。但是这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