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35341
大小:746.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1-04-18
《最新按比分配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按比分配如果甲组有6人,乙组有4人,把这20本书也用平均分的方法分给两个小组,每组分10本。你认为这样分合适吗?有甲、乙两个读书小组,老师要把20本书分给这两个小组,可以怎么分?刘老师要把糖和水按1:3的比配制一杯400g的糖水,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克?交流提示:1、你是怎么理解1:3的?2、完成《导学案》中的线段图并说明理由。3、这两个量和糖水是什么关系?用方程解解:设每份x毫升。(即糖Xg,水3Xg。)X+3X=4004X=400X=100……糖3X=300……水答:需要糖100g,需要水400g。糖+水=糖水检验:100+300=400糖:水100:3001:3总体积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画线段图检验500×15500×45()()()画线段图检验糖水500ml3糖100水4001:500×15500×45把总体积500ml按照1:4来分1份浓缩液4份水500×11+4500×41+4把总数量按照A:B来分A份B份总数量×AA+B总数量×BA+B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思路: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每份是多少。③求出各部分的量。④答题并检验。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③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的量。④答题并检验。3、为了迎接校庆,我校准备购进一批彩旗,红旗、黄旗、蓝旗面数的比是3∶2∶1。红旗占这批彩
3、旗的黄旗占这批彩旗的蓝旗占这批彩旗的我校共买了180面彩旗,你知道分别是几面吗?根据信息填空:1、母鸡只数与公鸡的比是4:3公鸡()份,母鸡()份,一共()份()只数是()只数的()()把35千克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千克,2份是()千克,5份是()千克。51025判断1、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最长的边长是10cm。()√2、参加团体操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5。如果女生有30人参加,那么男生有50人参加。()×提高练习:1、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用120cm的铁丝做
4、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长方体例1、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32想: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大豆播种面积占()份,玉米播种面积占()份,两种作物共()份,大豆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玉米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3253525例1、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⑴总份数:3+2=5⑵播种大豆的面积:100×=60(公顷)35⑶播种玉米的面积:答:播种大豆60公顷,播种玉米40公顷。3
5、2检验:60+40=100或60:40=3:2100×=40(公顷)25学校把栽1288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16人,二班有18人,三班有22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例2⑴三个班的总人数:16+18+22=56(人)⑵一班应栽的棵数:1288×=368(棵)⑶二班应栽的棵数:1288×=414(棵)⑷三班应栽的棵数:1288×=506(棵)答:一班、二班、三班各应栽树368棵、414棵、506棵。561856165622(3)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
6、配?如果是,又是按照几比几分配的?1:1六年级一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1、3:2表示什么?2、这两个量是一种什么关系?3、这两个量和全班人数是什么关系?男生有()份,女生有()份,全班人数有()份(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瓶500ml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1、1:4是什么?2、这两个量是一种什么关系?3、这两个量和稀释液是什么关系?浓缩液有()份,水有()份,稀释液有()份(1)浓缩液是水的()(2)水是浓缩液的()(3)浓
7、缩液占稀释液的()(4)水占稀释液的()六年级一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2233525初中古诗词教学初探姜军娜“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人教版教材选编古诗词:六年级(上)1.曹操《观沧海》2.王湾《次北固山下》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辛弃疾《西江月》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六年级(下)6.南北朝乐府《木兰诗》七年级(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