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急性失血患者输血概论课件ppt.ppt

最新急性失血患者输血概论课件ppt.ppt

ID:62132031

大小:417.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1-04-18

最新急性失血患者输血概论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急性失血患者输血概论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急性失血患者输血概论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急性失血患者输血概论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急性失血患者输血概论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急性失血患者输血概论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性失血患者输血概论急性失血多见于严重外伤出血、术中及术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宫外孕破裂腹腔内出血和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等。共同的特征:短时间内失血多,导致:红细胞快速丢失,红细胞计数迅速降低血红蛋白浓度迅速降低在急性失血中,快速扩容首选晶体液或胶体液,而不是输血;为了保证血液的合理使用,需尽量优化血制品和代用品的使用比例以减少红细胞的用量。在确定输血方案时,须考虑下列相关情况:首先考虑患者的失血量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并结合其他因素如失血速度决定输血策略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进一步出血的危险性当失血量<

2、15%(约<750ml,成人)时,常常不需要输血,除非患者已存在贫血或有严重的心脏或呼吸系统疾患等不能代偿当失血量为15%~30%(750~1500ml,成人)时,需要输注晶体或者胶体液扩容,而当患者已存在贫血且心肺储备功能降低或有继续失血,还应输注红细胞当失血量为30%~40%(1500~2000ml,成人)时,立即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快速扩容的同时,输注红细胞当失血量≥40%(≥2000ml,成人)时,在积极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输注红细胞的同时,应注意到患者不但丢失红细胞,还可能丢失或损耗大量的凝血因

3、子、血小板,因此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指标,适量输注新鲜全血并合理搭配、适量补充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制剂等血液成分或凝血因子制品扩容治疗1.首批晶体液扩容(1)早期有效扩容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和组织间液都很重要;(3)经验证明首批扩容液应“先晶后胶”;(4)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3~4倍;(5)首批2000mL林格乳酸钠液已作为常规复苏措施(6)全血和血浆虽能扩容,但扩容时未必需要。二、测定血红蛋白浓度 并结合其他因素决定输血策略当预计和实际的血红蛋白浓度均>100

4、g/L,常不需要输血当血红蛋白浓度为(70-100)g/L时,是否输注红细胞是不明确的。目前的研究提示这种情况下输注红细胞常常是没有依据的当血红蛋白浓度<70g/L时,应考虑输注红细胞,输注量可参照进行性失血的速度而定。如果是病情稳定的成年患者,输注一定量的红细胞后重新评估病情,并复查血红蛋白浓度对于贫血耐受能力差的患者,如年龄>65岁、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提高红细胞输注的血红蛋白阈值水平,如血红蛋白浓度为80g/L三、凝血功能异常 导致进一步出血的危险性大量输血时病理性出血的常见原因(一)低体

5、温(最常见,最易被忽视)低体温(35℃↓)→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因子活性↓→出血。(二)持续性低血压和低灌注低血压和低灌注持续30min~1h组织缺氧和酸中毒→凝血系统激活→DIC。(三)肝病大量输保存血或红细胞使出血更加严重。稀释性血小板减少1.大量失血并输入大量保存血导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2.输血量达1、2、3个自身血容量时,自身血剩余量分别为37%、15%和5%。3.输血量>1.5个自身血容量时,可使血小板稀释性减少;4.血小板<50×109/L伴微血管出血应输血小板。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1.输血量>2个自

6、身血容量会造成明显的凝血因子稀释,导致出血。2.PT或APTT>正常对照1.5倍应输FFP。3.凝血因子达到止血所需要的活性水平为正常浓度的30%。4.FFP剂量要足,10~15mL/kg。5.文献报道: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比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更为多见。在急性失血中,凝血异常常由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所致,应输注浓缩血小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晶体液进行复苏之前,应尽早送血样进行以下实验室检查: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血常规凝血筛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

7、间(TT)、纤维蛋白原(Fg)】生化检查(血气分析、电解质等)谢谢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的内容主侧配血用患者血清与供者红细胞进行试验次测配血供血者血清与患者红细胞进行试验患者献血者主侧次侧交叉配血的要求主侧配血要求:绝对不可以有凝集或溶血现象。次测配血要求: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在允许范围内,可以有凝集现象,但不可以有溶血。凝集不凝集交叉配血的目的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要的步骤,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能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性反应。尽可能确保对人和一个病人来说,输了

8、供血者的血不会引起有害反应,并且使红细胞在输注后能保持最长的存活时间。交叉配血试验方法盐水介质配血酶介质配血菠萝酶,无花果酶,木瓜酶抗球蛋白介质配血经典方法,加LISS(低离子介质溶液)的方法聚凝胺介质配血凝胶方法配血盐水介质配血方法患者献血者主侧次侧离心看结果阳性阴性抗球蛋白配血方法患者献血者主侧次侧37℃37℃水浴30分钟三洗抗球蛋白方法配血方法加抗球蛋白离心看结果阳性阴性抗球蛋白试剂上海市血液中心血酶介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