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x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x

ID:62116202

大小:33.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7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物理《做功了吗》教学设计学校綦江区三江中学教师傅礼教材分析功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学习能量知识的基础。而机械功又是其他形式功的基础。故学好功的知识对理解物理现象后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教材首先从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这一事实出发,再从动滑轮提重物的具体实验探究中发现: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进而引出机械功的概念。接着又用图示方法展现怎样才算做功,让学生从中归纳出做功的必备条件,最后自然地引出计算功的公式和方法以及单位,并通过信息窗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同时说明了为什么以他的名字来作为功和能的单位名称。教材自然地将功这一节放在简

2、单机械之后并过渡到“做功的快慢”。这样做与物理学史上人们建立功的概念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过程较吻合。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且在本章一、二节介绍了简单机械后,学生已经认识到人们为了延伸手及人体的功效,在生产劳动中使用了许多简单机械,但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这一事实,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机械探究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关系,再从评价机械功效这一有意义的物理量(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很自然地为学生构建“功”的概念。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应用实

3、例去体验、分析的过程,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

4、因素教法探究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讲授法学法分析法、归纳法、训练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程序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课件展示)播放图片,然后提问,在使用机械时发现:省力的机械不省?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和距离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设置问题情景,为引出课题做准备。学生观看图片后回答(对应学案)复习本章一二节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初步探究机械功做好准备。6新课教学1.分析学生已做过的实验(课件展示)提问、分析发现:如果把拉力F与上升距离S相乘,则Fs=(G/2)×2h=Gh,正好等于物重G与物体上升高度h的乘积。后来又发现使用

5、其他机械也是如此。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于是人们为了定义这个物理量来评价机械的功效将其称为机械功,简称功。它蕴含了汉字“功”表“功效、成效”的意思,而与生活中的工作、基本功、武功等不同。提问:注意物体移动距离和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对应学案)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解答上述问题。重现物理模型构建的关键过程,让学生体会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想。让学生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定义机械功,及机械功与生活中的其他功有区别。为学生理解“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这句话做伏笔。2.过渡:怎样才算做功?(1)、探究讨论分析:(课件展示)让学生判断做功了吗?用力推车,但

6、没有推动。汽车的牵引力使汽车移动一段距离。吊车的作用力F使货物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s。用手将抽屉推好,手对抽屉作功了吗?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从地面举到头顶的过程中,他对杠铃作功了吗?人推车前进。静止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前进。推着酒桶向上。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推而未动。搬而未起。此过程中:学生交流、讨论判断这些实例做功了吗?并说明判断依据。通过列举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由简单的标有力和距离的实例逐渐上升到没有标示的实例。层层递进地追问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和力和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哪个力对物体做功?6教师千万不能直接说“

7、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而要一直追问学生:做功了吗?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力和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是什么?(2)通过大量实例后让学生归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3)当堂训练(课件展示)下列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人挑起两筐苹果站着不动B、人搬石头,却搬而未起C、人用木棍撬起石块D、人推车,却推而不动(4)体验做功:让同学们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体验做功,再分小组交流讨论后谈体会(5)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课件展示)在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