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15568
大小:6.43 MB
页数:62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头部影像—CT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头部影像—CT基础基本概念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机(简称X—CT或CT),就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瞄后,由探测器收得的模拟信号r再变成数字信号,经电子计算机计算出每一个象素的衰减系数,再重建图像,而能显示出人体各部位的断层结构的装置。它以断层的图像形式,较清晰地显示人体组织的细微差别。CT要区分不同的密度组织,则用CT值来表示,其范围取—1000至十1000,以空气为—1000,水为0,骨骼为十1000。CT是由柯尔马克(Cormack)和霍斯费尔德(Houns—field)发明的,因此,他们获得了1979
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金。CT的出现,是X—射线诊断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自第一台CT的原型设备于1971年9月安装后,就于1971年10月4日检查了第一个病人。1972年4月,在英国放射学家研究年会上宣告了EMI扫描机诞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X--CT也目趋先进和完善,不同类型的CT也应运而起,诸如单光子CT(简称ECT)、正电子CT(简称PCT)、超声CT(简称UCT)和微波CT等。基本概念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volumeeffect):CT图像上各个像素的数值代表相应单位组织全体
3、的平均CT值,它不能如实反映该单位内各种组织本身的CT值。在CT扫描中,凡小于层厚的病变,其CT值受层厚内其它组织的影响,所测出的CT值不能代表病变的真正的CT值:如在高密度组织中较小的低密度病灶,其CT值偏高;反之,在低密度组织中的较小的高密度病灶,其CT值偏低,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蝶窦上部层面重要结构有桥小脑角池、脑桥、小脑、颞骨岩部尖。蝶骨体占据层面中部,内部可见蝶窦,中间有骨性分隔。蝶骨体前方正中为鼻中隔,鼻中隔两侧为蜂窝状含气骨性腔隙,即筛窦,筛窦前方为鼻骨。筛窦两侧可见两侧对称的圆形眼球断面位于
4、眼眶内,眼球壁呈厚薄均匀的环状,称为眼环。玻璃体位于眼环内呈均匀低密度影,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方呈双凸透镜状高密度影,眼球后方为锥体形的眶脂体,其内正中可见视神经通行,眶内侧壁与筛窦间隔以菲薄的纸板,眶外侧壁由额骨眶突和蝶骨大翼构成,内、外直肌紧贴眶壁走向眶尖,视神经管位于眶尖。位于蝶窦两侧的有颞叶、颞骨鳞部及颞骨外侧的颞肌。蝶窦后方为斜坡,斜坡后外侧为颞骨岩部尖,后外方为乳突,其内可见乳突小房呈蜂窝状,岩部的内后缘可见两侧对称的内听道,其内第VII、VIII对脑神经CT上无法分辨,听神经瘤常伴有内听道的扩大。内听
5、道后外方的骨性空腔为中耳鼓室。枕骨斜坡及颞骨后方为颅后窝,脑桥位于其前部,脑桥后方可见第四脑室,其后方为小脑蚓部。小脑半球以小脑中脚与脑桥相连,脑桥与斜坡之间为桥前池,其向两侧延伸的部分呈三角形,两侧对称,位于脑桥、小脑中脚及岩骨之间,称为脑桥小脑角池。横断面蝶窦上部层面图蝶窦上部层面1眼球;2晶状体;3内直肌;4外直肌;5鼻中隔;6视神经;7筛窦;8颞肌;9蝶窦;10颞叶;11颈内动脉;12乳突;13脑桥;14桥小脑角池;15桥臂;16乙状窦;17第四脑室;18小脑半球;19枕大池;20小脑蚓部;21枕内隆凸图
6、蝶窦上部层面(骨窗)1鼻骨;2额骨眶突;3鼻中隔;4蝶鳞缝;5蝶骨小翼;6眶上裂;7颞骨鳞部;8乳突;9颞骨岩部尖;10鼓窦;11内听道;12乙状窦;13枕乳突缝;14枕骨;15枕内隆凸横断面蝶窦上部层面图右侧听神经瘤A颅脑CT增强示右侧脑桥小脑角池区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箭);B骨窗示右侧内听道明显扩大(箭)横断面蝶鞍层面重要结构有垂体、海绵窦、第四脑室。层面前部为额骨,额骨中部可见横行的含气腔隙为额窦,中间有骨板分隔,两侧额窦窦腔大小可不一致。额窦外侧为尖朝向后内的锥形眼眶,其内前部为眼球,眼球后方为眶脂体。两
7、眼眶之间正中为鸡冠,其两侧为颅前窝及其内的额叶底部断面,再外侧为筛窦。颅前窝底的后方为蝶骨体,其内中部可见蝶窦,蝶窦后外侧为蝶骨小翼,后方为前床突,左右前床突之间为鞍结节,鞍结节与鞍背之间为垂体窝,内容脑垂体,后床突居鞍背两端。蝶鞍两侧为海绵窦,其内包含颈内动脉及第III、IV、V、VI对脑神经。海绵窦的密度增高或体积增大常提示病变存在。海绵窦外侧为颞叶,两者之间隔以海绵窦外侧壁。鞍背后方为桥前池及其后方的脑桥,桥前池内可见基底动脉断面,呈圆形稍高密度影。层面中部两侧为颞骨乳突部,其内气化的骨性腔隙为乳突气房。脑
8、桥后方为第四脑室,呈半月形或新月形,小脑半球的病变(如肿瘤、炎症、出血等常压迫第四脑室,导致其变形甚至闭塞。两侧小脑半球间为小脑蚓部。小脑半球与颞骨乳突部间可见乙状窦。小脑蚓部后方为直窦与上矢状窦汇入窦汇处,窦汇两侧为横窦。静脉窦血栓时上述静脉窦增宽、密度明显升高。横断面蝶鞍层面图蝶鞍层面1额窦;2眼球;3筛窦;4颞肌;5额底;6蝶窦;7颞叶;8垂体;9海绵窦;10基底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