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08925
大小:2.76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医学院神经解剖学教案:间脑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院神经解剖学教案:间脑间脑的位置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背侧丘脑dorsalthalamus(简称丘脑):外形和内部结构外形:由两个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借丘脑间粘合(中间块)连接而成,其前端的突出部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称丘脑枕。1)非特异性投射核:正中核和板内核2)联络性核:内侧核、外侧核背层及前核3)特异性中继核: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腹外侧核和腹前核接受与运动调节相关纤维丘脑核团按功能分类:内构:丘脑被“Y”形纤维板─内髓板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3部分。后丘脑
2、metathalamus的内部结构后丘脑包括内侧、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接受下丘来的听觉纤维,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下丘脑hypothalamus的内部结构上界:室间孔延至中脑水管的下丘脑沟。前界:终板和视交叉。下界: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漏斗的下端连垂体。多数核团有神经内分泌功能,主要的核团有:视上核、室旁核、漏斗核、视交叉上核和乳头体核。纤维联系:前脑内侧束穹窿乳头丘脑束和乳头被盖束背侧纵束下丘脑垂体束(视上垂体束、室旁垂体束和结节垂体束)《素问·咳论第三十八》原文导读Contents2咳,即咳嗽。咳嗽一证虽散见于《内经》各篇,
3、但独详于此篇。【篇解】Contents2本篇从整体观念出发,系统地讨论了咳嗽的病因病机、辨证分类、传变规律和治疗原则等问题,是《内经》论述论咳的专篇,故篇名为“咳论”。Contents2(一级)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
4、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原文】(一)手太阴肺经Contents2【校注】强调掌握词语1、非其时各传以与之2、治时3、乘Contents21、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若不在肺所主之时受病,是它脏传至于肺。2、治时:指五藏所主旺的时令。3、乘:趁也。此指当……之时。Contents2一、提出了“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观点。【分析】※本句意为五藏六腑的病变都能使人发生咳嗽,不只是肺。※本句从整体观念出发,揭示出咳嗽虽为肺的病变,但如果其它藏腑发生病变,也可影响到肺而导致咳嗽。Contents2※因为肺主气,为藏之长,
5、肺朝百脉,故五藏六腑功能失调均能影响到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如脾虚生痰,痰湿上犯于肺;肝火上冲,气逆犯肺;肾虚水泛,寒水射肺等。※本句说明了咳不离乎肺,然不止于肺。Contents2※原文指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咳的病因是“外内合邪”,即外有风寒邪气侵袭,内有寒凉饮食入胃。※咳的病机是风寒外袭,邪气由表及里内舍于肺;内有寒冷饮食入胃,邪气从肺脉上至于肺,肺为娇脏不耐寒凉,内外之寒伤及于肺,导致肺气失调,宣降失常,发为
6、肺咳。二、论述了肺咳的病因病机。Contents2※原文为“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说明了外邪伤五藏各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外邪,伤及不同的藏腑,影响到肺,引起咳嗽。※这充分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相应观。这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并不是绝对的,在临床实践中不可完全拘泥于此。三、论述了咳与四时气候的关系Contents2(二级)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
7、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原文】(二)Contents2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8、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强调掌握词语1、喉中介介如梗状5、俞、合、经【校注】2、两胠(qū)3、长虫4、遗失Contents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