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01009
大小:2.69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1-04-16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1讲区域和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考纲考情核心素养[考纲展示]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考情分析]结合具体区域来考查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示意图,描述区域位置及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等区位特征。2.综合思维:通过区域景观图、区域图以及文字叙述,说明区域差异的表现、分析区域差异的原因。3.地理实践力:通过旅游、野外实习活动,观察地理环境特征,并与自己的家乡对比,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思维导图地理位置经济综合性内在联系自然发展方向产业结构2.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海陆分布气候400m
2、m横断山平原高原盆地高原季风温带大陆外流雨水内流冰雪融水高少草原种植业畜牧业河谷温暖湿润平原和高原水田内河航运重工业1.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区域特征分析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2.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及其成因区域差异的分析原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入手,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造成了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
3、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3.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其成因人类活动具体表现差异成因农业农业结构、地域类型、发展条件、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工业工业类型、规模、工业地域、工业布局及调整方向等差异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人口人口规模、密度、结构、增长速度等差异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城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地形、气候、
4、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交通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思维流程]考法二 区域环境特征差异的分析(2017·高考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
5、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4~6题。命题点睛:结合剪纸景观图片和材料来考查我国区域环境特征及成因、传统文化等知识。4.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5.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
6、D.越剧解析:第4题,考查区域环境特征。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此处有小桥、流水,主要交通工具为船,房屋依河而建,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据此判断此处位于长江三角洲。第5题,考查区域环境的形成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居屋顶坡度大,河流多,说明当地降水丰沛。小船行驶说明当地地势低平,河流流速较慢。第6题,考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和传统文化。该景观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剧种是越剧。越剧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福建、江西等省级行政区域。答案:4.D5.B6.D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津沪粤甘青贵藏海运不便东部西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特征
7、分析地带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部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便利,城市化、科技化、国际化水平高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灾害多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中部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害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西部拥有70%的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
8、北地区荒漠化严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成为全国动力基地协调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加强东部和中、西部的联系,协调三个地带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