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0066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6
《关于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职业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广西理工职校充分利用现代企业的资源,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形成了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通过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来推动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企业评价一、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我国每年有大量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专毕业生走入社会,但其所学的内容并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找工作困难。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令人满意。而近年来不少计算机培训机构的声誉出现了问题,认可度明显下降,造成
2、计算机专业招生压力增大。这种困境是因为其课程体系与用人企业的要求严重脱节,师资水平和资源不足造成的。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重要性4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离不开行业,企业。这就要求我们中职校在培养人才时,最好能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使学生拥有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为企业服务。而校企合作正好能解决目前多数职业学校这方面的问题。三、我校计算机专业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方向(1)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对我校计算机专
3、业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应用技术等在前三个学期开设完全相同的课程,使学生在入学后有足够的时间考虑自己适合哪个方向,并形成各专业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教学改革;同时通过“双证书”制度,将部分职业技能证书“嵌入”到课程当中。几年来,通过定期向企业调研,积极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确定了课程体系模块化、核心课程精品化、职业课程标准化、实践课程项目化等改革的措施,改进了课程安排,优化专业设置,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2)学校和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与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不仅改善了学校的实践教学硬件环境,而且得到了企业最先进的技术支持。联合实验
4、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不仅从企业得到最新的设备和技术,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为IT4相关专业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部分计算机实践教学在企业里进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生产性顶岗实习、部分专业课现场学习和毕业设计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实就是准就业。生产性顶岗实习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线而确定生产性实习目标。作为实践教学最高形式的践行者一顶岗实训。是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实训内容。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为了充分完成校外的教学培养。提前对企业进行调研。四、校企合作共同
5、培养人才优点(1)校企合作的推动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建立校外4、校内实训基地,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通过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培养,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缩短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又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提高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2)通过企业辅助综合实训和毕业指导,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经验。一方面锻炼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后续进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再通过邀请IT企业管理精英,通过进行仿真测试,就业指导,为每个学生提供的职业发展规范建议,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全面提升学校毕业生的
6、就业质量。(3)校企合作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具备交流、创新、创业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重视学生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4)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学校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打造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企业可以通过“订单式培养”,委托学校进行针对性的招生,为企业培养后备的技术骨干。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学校的办学规模可以不断壮大。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社会发展
7、需要培养大批高技能的人才。校企合共同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是当前计算机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只有通过市场、企业、学校无缝链接,才能不断推动科技的创新、社会的进步。参考文献[1]顾忠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总裁》.2009(6)[2]崔玉玲,严迪新,班建民.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