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99480
大小:932.00 KB
页数:117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任应秋医案1【精品-】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任应秋医案1【精品-】任应秋医案2:陈xx,男,50岁,中学教员,1973年2月4日。二十天前刚睡醒一觉,想翻动身体,继觉手足不灵活,勉强从右侧翻到左侧,可再想翻回来就不行了,旋即口角歪斜,说话费劲,发音不清,舌头运动不自然,手足左侧正常,右半身呈弛缓性瘫痪,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住院半月,疗效不显,嘱其服中药治疗。诊得脉弦细而数,舌质红,苔薄少津,胸闷心烦,咽干思饮,小便色深。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之候。既疏豨莶至阴汤,减当归为一钱,去黄柏,加连翘、栀子、花粉各三钱。服三剂,烦热退,语言清,口眼歪斜也有改善,是心经之热已退,而经脉中留滞
2、之血热,尚未清彻也。复于方中去连翘、栀子,加橘络二钱,广地龙一钱,连进十四剂,瘫痪恢复,手足运动正常。惟舌质尚红,脉弦细,阴虚尚待继续滋养,改用六味地黄丸加知母四钱,连服十剂,完全康复。《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张介宾:阳非有余,阴常不足;“郑钦安也好,卢铸之也好,都始终强调的是以阳为根本,甚至于提出了‘天下没有阴虚’这个观点。看起来这个观点有点绝对,但是我们所讲的‘天下没有阴虚’,是指阴阳关系的本质上没有阴虚,并不是临床表现上没有阴虚。”《扶阳讲记》朱丹溪: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
3、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之父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阴气难成阴气先亏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夫以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谁是铁汉,心不为之动也?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古人谓不见所欲,使心不乱。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张介宾《景岳全书》:“《内经》不偏不倚之道,固已详
4、明若是。奈河间不能通察本经全旨,遂单采十九条中一百七十六字,演为二百七十七字,不辨虚实,不察盛衰,悉以实火言病,著为《原病式》以讫于今。……继自《原病式》出,而丹溪得之定城,遂目为至宝。因续著《局方发挥》,及阳常有余等论,即如东垣之明,亦因之而曰火与元气不两立。此后,如王节斋、戴原礼辈,则祖述相传,遍及海内。凡今之医流,则无非刘朱之徒,动辄言火,莫可解救,多致伐人生气,败人元阳,杀人于冥冥之中而莫之觉也。”熟地、人参——益气生精诸经阳气虚者,非人参不可人参有健运之功诸经阴血虚者,非熟地不可熟地禀静顺之德左归饮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炙甘草
5、茯苓右归饮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炙甘草附子、肉桂、杜仲左归丸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鹿胶、菟丝子、川牛膝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鹿胶、菟丝子、附子、肉桂、杜仲、当归“至于附子之辨,凡今之用者,必待势不可为,不得已然后用之,不知回阳之功,当用于阳气将去之际,便当渐用,以望挽回。若用于既去之后,死灰不可复然矣,尚何益于事哉。但附子性悍,独任为难,必得大甘之品如人参、熟地、炙甘草之类,皆足以制其刚而济其勇,以补倍之,无往不利矣。此壶天中大将军也,可置之无用之地乎?但知之真而用之善,斯足称将将之手矣。”《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略·热略》人
6、参熟地——治国之良相药中四维附子大黄——乱世之良将仲景为立法之祖,于纯阴无阳之证,只用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并不杂一养阴之品,未必仲景不知阴中求阳乎?仲景求阳,在人身坎宫中说法;景岳求阳,在药味养阴里注解。相隔天渊,无人窥破,蒙蔽有年,不忍坐视,故特中言之。(郑钦安《医法圆通·卷二》)今人亦有知得此方者,信之不真,认之不定,即用四逆汤,而又加以参、归、熟地,羁绊附子问阳之力,亦不见效。病家等毙,医生束手,自以为用药无差,不知用药之未当甚矣。(郑钦安《医理真传·卷四》)郑寿全1824—1911字钦安四川成都人称“姜附先生”,被誉为
7、“火神派首领”《医理真传》1869年《医法圆通》1874年《伤寒恒论》1894年最可怪者,近之病家,好贵恶贱,以高丽参、枸杞、龟、鹿、虎胶、阿胶、久制地黄、鹿茸等品,奉为至宝,以桂、麻、姜、附、细辛、大黄、芒硝、石膏等味,畏若砒霜,由其不知阴阳虚实至理,病之当服与不当服耳。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无奈今人之不讲理何……所以病家甘死于参、芪、归、地之流,怕亡于姜、附、硝、黄之辈,此皆医门之不幸,亦当时之通弊也。《医法圆通卷一用药弊端说》然时方如四君、六君、四物、八珍、十全、归脾、补中、六
8、味、九味、阴八、阳八、左归、右归、参苏、五积、柴苓、平胃、逍遥、败毒等方,从中随症加减,亦多获效,大抵利于轻浅之疾,而病之深重者,万难获效……余实推诚相与,愿与后世医生,同入仲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