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90234
大小:1.74 MB
页数:64页
时间:2021-04-15
《最新中医辨体整合医学施益农讲稿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辨体整合医学施益农讲稿讲座专家简介施益农江苏省级民选名医、百姓信任的医学专家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科教处主任、儿科主任政协委员、特约主任中医师在全国首创儿童中药饮片煎服新法,突破儿童难服中药的难题全国互联网入选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等三好医师前十名中医辨体诊疗与现代医学整合 启 示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施益农哲学规律与中医思维方法PhilosophicalThoughtandMethodsofTCM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运用哲学二元论注重整体上的研究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
2、体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部位、性质,原因和邪正之间的变化,思辨、判断为某种反应状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证:表现为一组症状、体征,是个体对致病动因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可变的一种状态。简称个体反应状态。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机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机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
3、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现代中医学认知病与人的再整合---从辨证论治到辨体诊疗一、辨证—辨病—辨体上升式整体诊疗模式中医经典治病模式:辨病—辨证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思想,形成了对人体疾病与健康生命现象更全面的认知体系。是以体质与疾病证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前提,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诊疗模式。二、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个体特质,是生命现象产生的基质三、辨体论治的意义(一)诊断学上的意义1、辨体质把握人的整体状态,为诊断学的首要大法诊疗疾病必须全面了解病人的社会、生活、精神、体质状态,区别体质肥瘦、寒温、强弱,区别劳逸。2、不同体质皆有各自的特征,
4、并可通过寒热燥湿偏胜的表现构成诊断学上的特点(二)病因学上的意义1、重视禀赋体质可拓宽中医病因学的内容,深化对疾病防治的认识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遗传背景所决定的体质差异,是个体体质特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条件体质的强弱与许多特定疾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2、对遗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胎传等将拓展新的认识(三)病机学上的意义1、体质类型决定对病邪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灵枢·五变》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不同体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体现着体质特点临床上,肥人多中风,瘦人易痨嗽等均证明这一点(三)病机学上的意义2、体质因素参予并影响不
5、同证候与病机的形成阳虚体质者易形成虚寒病机,阴虚体质者易形成虚热病机,痰湿体质者易形成精微物质运化失常病机,瘀血体质者易形成气滞、血瘀病机等(三)病机学上的意义3、体质特性影响着病程与转归体质偏性同其病邪、病性相同,则二者相互助长,如阳虚体质者感受寒邪或湿邪,相应病邪之间存在同气相求而加剧病势体质特性同其病邪、病性相反,则可抑制病邪,减轻病情,如阳盛体质感受寒邪病轻易愈(四)治疗学上的意义1、治病求本,体质为本,病证为标体质在疾病的产生、发展、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治本就是以体质的阴阳偏颇为本。疾病、证候的产生无不系于体质,病证之变由在于体,治本即是“治体”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病同人异论》中深
6、刻指出:“天下有同此一病,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四)治疗学上的意义2、突出体质与相关疾病的治疗思想某些特殊体质类型是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可预测防止发病,治未病学说的依据痰湿体质与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生相关,辨体论治学说为这些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四)治疗学上的意义3、揭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同病异治:当同一种疾病在某一阶段为体质个性所左右时,就会表现为不同的证,采取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某一阶段为体质共性所影响时,就会产生相同的病理变化,表现为相同的证,在治疗上则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四)治
7、疗学上的意义4、通过体质类型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及早干预以杜其变通过肥、瘦、泽、不泽及形气的有余或不足的体质类型,可以推测疾病的逆顺预后四、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临床应用(一)辨体论治的内容与应用1.辨体质状态2.辨体质分类强弱胖瘦阴虚之体年龄长幼阳虚之体南北居处气虚之体奉养优劣等瘀血之体痰湿之体湿热之体气郁之体特禀之体(1)辨形、色、气、脉论治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察之之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