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体转动惯量.docx

刚体转动惯量.docx

ID:62086385

大小:883.7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刚体转动惯量.docx_第1页
刚体转动惯量.docx_第2页
刚体转动惯量.docx_第3页
刚体转动惯量.docx_第4页
刚体转动惯量.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刚体转动惯量.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题目:刚体转动惯量测量实验人:周昕学号:2110405028一、实验简介:在研究摆的重心升降问题时,惠更斯发现了物体系的重心与后来欧勒称之为转动惯量的量。转动惯量是表征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它与刚体的质量、质量相对于转轴的分布有关。本实验将学习测量转动惯量的基本方法。二、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验证刚体转动定律,并求其转动惯量;2.观察刚体的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3.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三、实验原理:1.刚体的转动定理:具有确定转轴的刚体,在外力矩的作用

2、下,将获得角加速度β,其值与外力矩成正比,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即有刚体的转动定理:M=Iβ(1)利用转动定理,通过试验方法,可求得难以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转动惯量。2.应用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如图所示,待测刚体由塔轮,伸杆及杆上的配重物组成。刚体将在砝码的拖动下绕竖直轴转动。设细线不可伸长,砝码受到重力和细线的张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下落,其运动方程为mg–t=ma,在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h=at2/2。刚体受到张力的力矩为Tr和轴摩擦力力矩Mf。由转动定律可得到刚体的转动运动方程:Tr-Mf=Iβ。

3、绳与塔轮间无相对滑动时有a=rβ,上述四个方程得到:m(g-a)r-Mf=2hI/rt2(2)Mf与张力矩相比可以忽略,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质量小的多时有a<

4、/gr2为常量。上式表明:所用砝码的质量与下落时间t的平方成反比。实验中选用一系列的砝码质量,可测得一组m与1/t2的数据,将其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应是直线。即若所作的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从m–1/t2图中测得斜率K1,并用已知的h、r、g值,由K1=2hI/gr2求得刚体的I。B.作r–1/t图法:配重物的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砝码m和下落高度h为固定值。将式(3)写为:r=K2/t(5)式中K2=(2hI/mg)1/2是常量。上式表明r与1/t成正比关系。实验中换用不同的塔轮半径r,测得同

5、一质量的砝码下落时间t,用所得一组数据作r-1/t图,应是直线。即若所作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从r-1/t图上测得斜率,并用已知的m、h、g值,由K2=(2hI/mg)1/2求出刚体的I。一、实验仪器:刚体转动仪,滑轮,秒表,砝码。二、实验内容:1.调节实验装置:调节转轴垂直于水平面,调节滑轮高度,使拉线与塔轮轴垂直,并与滑轮面共面。选定砝码下落起点到地面的高度h,并保持不变。2.观察刚体质量分布对转动惯量的影响:取塔轮半径为3.00cm,砝码质量为20g,保持高度h不变,将配重物逐次取三种不同的位置

6、,分别测量砝码下落的时间,分析下落时间与转动惯量的关系。本项实验只作定性说明,不作数据计算。3.测量质量与下落时间关系:测量的基本内容是:更换不同质量的砝码,测量其下落时间t。用游标卡尺测量塔轮半径,用钢尺测量高度,砝码质量按已给定数为每个5.0g;用秒表记录下落时间。将两个配重物放在横杆上固定位置,选用塔轮半径为某一固定值。将拉线平行缠绕在轮上。逐次选用不同质量的砝码,用秒表分别测量砝码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到达地面的时间。对每种质量的砝码,测量三次下落时间,取平均值。砝码质量从5g开始,每次增加5g,直到3

7、5g止。用所测数据作图,从图中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计算转动惯量。4.测量半径与下落时间关系:测量的基本内容是:对同一质量的砝码,更换不同的塔轮半径,测量不同的下落时间。将两个配重物选在横杆上固定位置,用固定质量砝码施力,逐次选用不同的塔轮半径,测砝码落地所用时间。对每一塔轮半径,测三次砝码落地之间,取其平均值。注意,在更换半径是要相应的调节滑轮高度,并使绕过滑轮的拉线与塔轮平面共面。由测得的数据作图,从图上求出斜率,并计算转动惯量。三、实验截图:1.测量m-(1/t2)关系截图:2.测量r-1/t关系截图:

8、1.观察刚体质量分布对刚体转动惯量的影响:二、实验结论、误差分析及反思:1.实验结论:通过测量m-(1/t2)关系,得出I1=1.90921E(-3)千克*平方米;通过测量r-1/t关系,得出I2=1.78633E(-3)千克*平方米;观察刚体质量分布对刚体转动惯量的影响后得出结论:质量分布越集中,转动惯量越小;质量分布越分散,转动惯量越大。2.误差分析:底座未调节水平,使得转轴不垂直于水平面,造成一定误差;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