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第七单元幽默生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案设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科语文年级二年课题雨后春笋总节数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2015。教学目标1、看懂漫画,思考各个画面同成语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感受幽默的魅力。2、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5个字。积累成语,理解成语的含义。3、通过读图,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语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5个字。教学难点:积累成语,理解成语的含义,发展学生语言。教学资源漫画挂图、字词卡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导语设计(播放《三毛主题曲》。)同学们,这首歌曲中歌唱的主人公,你们认识他吗?对了,他就
2、是我们熟悉和喜爱的漫画人物──三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三毛的漫画《雨后春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识字检测,难处点拔:1、出示《自主识字检测卡》,开展合作学习和互相评价。2、难处点拔:解:会意字。本意为用刀将牛解分割下来,指将肢体分解。引申为打开、解除、明白等义.笋: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碰上一场雨,出土笑嘻嘻.津:正音,读jīn。悠:指导写字,单立人旁一小竖,反文在右心在下。酣:酉为象形字,拽酒坛等装酒的器皿。带有酉字的合体字,大都与酒或器具有关。酣是会意字.意为酒味甜美,喝得尽兴、畅快.三、巩固成语,词解漫画:1、教师出示成语卡片
3、,开火车认读巩固。2、这些成语,应与黑板上哪幅漫画对应呢?说一说,为什么?教师利用一些常用的语气词,结合具体情境,再次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四、漫画排序,促进表达:1、细心的小朋友已经发现了,我们虽然看懂了每一幅漫画所表达的意思,可是整个连环画的顺序却完全错乱了,你能把它们重新排列吗?2、教师出示序号,将漫画一幅一幅地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列。3、看漫画,讲故事。小组试着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五、揭示课题,续编漫画:课堂生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可爱的小三毛对此感到疑惑不解,聪明的我们,你们是否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呢?2、揭示“雨后春笋”的意思。3
4、、补充“恍然大悟”的创编漫画。六、课外导读:1、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节选自张乐平爷爷创作的漫画集《三毛新生记》。表现的是解放后,三毛迎来了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的生活。2、介绍“三毛之父”张乐平及其主要作品。3、张乐平爷爷创作的三毛生活在旧社会,是一个受尽苦难的可怜的孩子。同学们请看,播放《三毛片尾曲》.4、就是这样一个骨瘦如柴、衣不蔽体、风餐露宿、无爹无娘、流落街头的苦孩子,在三毛爷爷的笔下却闪烁出正直善良、聪明机智、坚强乐观的人性光辉,这就是幽默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力量。请记住: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1、学习“笋"字,平舌音,上面是“竹字头",下
5、面是尹字.组词:竹笋笋干冬笋芦笋毛笋2。理解图意:看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上都画了谁,在干什么?理解:“悠然自得"并用“悠然自得”造句。看第二-—六幅图,分别说说图上都画了谁,在干什么?理解:“随心所欲”“酣然入梦"“大吃一惊”“疑惑不解",并分别造句。3.学习生字:画生字。,分组自学.检查预习情况。开火车读。4写字强调“笋”字下面的“尹”字撇不出头;“解”字中,右半部分下方是“牛”,不是“午”,因此竖要出三、作业1、搜集关于三毛的漫画,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能力及表达水平.2、积累几条带有今天所学的生字的成语。板书设计雨后春笋悠然自得
6、随心所欲津津有味酣然入梦大吃一惊疑惑不解作业设计给爸爸、妈妈讲雨后春笋的故事。教学反思教案设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科语文年级二年课题一年以后总节数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2015。教学目标1.观察漫画,了解漫画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父子亲情。2.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3。结合漫画,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父与子》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学难点:体会父子亲情.教学资源漫画挂图、字词卡片、教学课件教
7、学过程导语设计出示《父与子》简介课件及父子图片课件,(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并乐于了解原著)。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今天,这对父子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一年以后》这则幽默。板书:一年以后二、欣赏漫画,培养想像能力,学习字词。1。自由观察图画,与同桌说一说每一幅图讲了什么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学会表达。)2.指生分别说四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图意。从文中你知道孩子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体会盼望孩子快快长,父亲对孩子的爱与关怀。)过渡:春天来了,谁来想像一下,父
8、亲与儿子在树下做什么?(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引出第一幅漫画。)3.课件出示图(一)。(1)看图,父亲在做什么?知道谁与谁“比肩而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