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川村村名的由来.docx

成家川村村名的由来.docx

ID:62053219

大小:8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6

成家川村村名的由来.docx_第1页
成家川村村名的由来.docx_第2页
成家川村村名的由来.docx_第3页
成家川村村名的由来.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成家川村村名的由来.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家川村村名的由来在明朝景泰(1450—1457)和天顺(1457—1464)年间,朝中帝王纷争,边疆战事不断,社会动荡,民不廖生。中原大地更是一片凄凉,灾荒连年,田野寸草不生,庄稼颗粒无收,为谋生,有一成姓人家,一家六口(父母和两子、两女)从山东聊城逃荒到山西省潞城县(1994年撤县设市)城东8里的一处村落时,看到这里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取水方便,和沿途所见相比,眼前就像人间天堂,全家人一致同意安家在此,便定居下来。据传,当时已有多姓人家在此居住,已聚集成村落的雏形,村中置办有土地的裴、李、靳三姓人家是较富裕的户口,因家中财富充裕,是其它姓人家攀附的靠

2、山,并在村中为所欲为、称王称霸,成姓人家初来乍到,因山东汉子的秉性和对当地村情的不了解,时常受到大户人家裴、李两家的欺负和排挤(据老人相传裴、李两家是近亲)。为了在此地能生存、立足、图强,成姓人家把远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的赵姓外甥一家请来居住,赵家此次搬来有父、母和弟兄7个共9口人,此时成家势力大大增强,在村中地位逐渐得到巩固,并对裴、李两家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在村中失去了霸主地位和往日的威严,李姓人家便迁往附近的李家村和微子镇村居住,裴姓人家觉得势单力薄,便变卖家产,远走他乡谋生。成姓人家从此摇身成为村中霸主,数年后,对抗心理逐渐淡薄,李姓后辈人家才陆续返回

3、村中居住(成家川村现有的耕地地名有位于村东的“裴家光”、村北的“李家壕”和村西南的“靳家园”三个地名可推断为裴、李、靳三家当年置办的田地)。成、赵两家站稳脚跟后,接纳了申、郭、王等多姓人家来此同住,以抗击自然灾害和人为侵害,并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前后)建村(成家川村西头庙碧霞宫内碑记有记载),命名为——成家川村。而后,由于生产的发展和人家的增加,当时的村庄已不能容纳全村人居住,成、赵两家又在村西南方向的一处高地上开辟出一庄叫“南窑庄”(因依岸或坡下掏窑洞居住),即现在的窑上村(有窑上村南观音堂碑志为证)。和“南窑庄”类同的还有成家川村内的“同申和”、“财神庙

4、地”、“东酒坊”、“南岸上”、“街口”、“苇池地”等名称在当时分别代表村中的一个居住片区。直至今日,村民仍耳熟能详,中老年人还习惯沿用。解放初期,微子镇、冯村、和合等村成姓人家,在每年清明节都要到“靳家园(现仍为成家川村所有)”坟地(现窑上村办公楼后就是成家老坟,始祖成复兴在此安葬,有现存成姓家谱为证)燃香焚纸、祭拜列组。成家川村从建村至解放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包括裴姓在内的李、靳、成、赵、郭、申、王等多姓人家均献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毅力辛勤的耕耘着脚下的数千亩土地,养育了一代胜于一代、一代强于一代的子孙后辈,他们在这里生生不息、创业不

5、止,村上办起了粉坊、醋坊、油坊、酒坊和硝坊。开挖出深达十三、四丈(40多米)的地下泉水深井,使在村中居住的百姓,足不出户,便应有尽有。临近全国解放前,村中已在完全私有制的框架下,涌现出经济实力较强的四大户、八小户、三十二个圪垯户。这些富户们,除拥有耕种土地的全套农具和拉运煤、粮食的大车和大牲畜外,还有自家的碾、礳,并供全村人使用。如果说此时的成家川村文明达小康,那么彼时的成家川村已是和谐、富裕充满生机的良好局面了。如果说现在的成家川村知识分子成群,那么在上世纪初叶村中的富家子弟已是文人墨客居多。以致于解放后多位红军、八路军战士退伍后,愿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大地落户安家

6、、共谋生存大计,并形成了成家川村姓氏多元化的群体性。准确地说成家川村建村应该在明朝天顺帝即位(1457—1464)的8年间所建,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编撰:成信赵云刚赵丑友赵江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