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出版概论.ppt

电子出版概论.ppt

ID:62015576

大小:655.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1-04-12

电子出版概论.ppt_第1页
电子出版概论.ppt_第2页
电子出版概论.ppt_第3页
电子出版概论.ppt_第4页
电子出版概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出版概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子出版概论第一章传播、出版与电子出版电子出版基本特征:消息或信息采用数字技术来复制和传播1.1传播自从有了生物,就存在信息与信息的传递现象。一、传播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宪章指出:为用一切MassCommunication手段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而协同努力。我国辞海解释: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感情,以此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换的过程。通俗语言表示:传播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之间,从某一方将知识、判断、感情和意志等精神内容以符号的形式作用于另一方的过程。符号不仅指适用于某一人群或种族的语言符号,也包括其他可用于说明所交换信息内容的符号,例如图像、图形和声音等

2、。二、传播与新闻的关系新闻是大众传播的主要成员之一,但新闻学的产生和成熟早于传播学,大约始于20世纪20年代。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新闻的基本特点:1.时效性2.写实性3.选择性4.传递性5.政治性6.商品性三、大众传播的特征三项特征:1.大众传播的信息接受者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3.信息的传播者通常是复杂的组织或机构四、传播媒体通常划分为:印刷媒体、广播与电视、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网络媒体和广告媒体等。按记录介质类型划分两类: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1、印刷媒体以纸张为主要信息载体,通过特定的印刷工艺实现信息的记录。

3、主要包括图书、报纸和杂志。特点:(1)从可以携带的信息量看,印刷品仍然可算为较大的,印刷品有很高的信息记录密度。(2)从使用上看,阅读时无需专门的设备,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3)便于保存,光盘的可靠保存期通常为70年左右,比起印刷媒体来尚有一段距离。复习思考题1.电子出版的基本特征是出版过程电子化。2.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信息具有写实性。3.广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4.知识、情报、新闻都是信息。5.传播媒体可分为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两大类。1.电子出版的基本特征是出版过程电子化。×信息采用数字技术来复制和传播。2.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信息具有写实性。×三大特点:①

4、公众为信息接受体②公开③传播者通常为复杂组织或机构3.广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4.知识、情报、新闻都是信息。5.传播媒体可分为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两大类。2、广播与电视(1)广播的特点:广播只包含单一的声音信息;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不受地域和国界的限制。(2)电视具有NTSC、PAL和SECAM三种制式,前两种制式属于同时制,SECAM则属于顺序同时制,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采用。我国为PAL制。NTSC:NationalTelevisionStandardCommittee,NTSC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PAL:PhaseAlternateLine逐行倒相SECAM:Seq

5、uentialColorandMemory顺序彩色与存储系统帧频行数/帧场频应用PAL2562550美、加、日、韩、台NTSC3052559.94西欧、中国SECAM2562550.00法、俄、东欧、中东电视的特点:传真性、生动性、视听结合,多种感官刺激电视的发展趋势:1)数字电视DTV(DigitalTelevision)数字化、亮丽清晰、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噪声不会积累)2)高清晰度电视HTDV(HighDefinitionTelevision)具有DTV特点;扫描线数为2倍;显示屏幕16:9(原来4:3)10o~30o;杜比数字音响3)交互式电视ITV(Inter

6、activeTelevision)数字电视标准参数.水平扫描线扫描方式具体类型最高分辨率屏高宽比画面质量PDTV(普通清晰度)200-300线过渡、兼容模拟电视4:3普通VCDSDTV(标准清晰度)400-600线隔行扫描SDTV-480I640×4804:3DVD逐行扫描SDTV-480PHDTV(高清晰度)1000线以上逐行扫描HDTV-1080I1920×108016:9高清晰度3、多媒体(Multimedia)1)定义:是多种信息媒体的组合,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动态媒体和静态媒体,并具有交互的特点。2)多媒体与图书、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的差别:是否具备交互特性3)

7、特点:①多样性②交互性③集成性(有机结合)多媒体传播涉及:数据压缩、信息存储、信息链接和多媒体通信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量相当大(2)多媒体内容经压缩后仍无法用常规存储介质保存,光记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解决了保存和传输问题。(3)需采用超文本链接或超媒体链接来组织和管理多媒体信息,阅读或观看多媒体出版物的方式为非线性方式;(4)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①传输率高;②集成相关性即同步;③交互,双向传输;音频视频数据的实时处理技术等4、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的基本特征是以电子的方式处理和记录信息,它与多媒体技术、超文本链接技术、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