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ID:62010546

大小:51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4-12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1页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2页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3页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4页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盒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五年考情统计]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5年14考)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5年2考)大众传媒的发展(5年5考)物质生活的变化(6)社会习俗的变化(8)交通工具的进步(1)通讯工具的进步(1)大众传媒的发展(5)课标1.

2、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板块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轻巧识记]近代以来社会生活演变的过程史论术语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

3、的变迁。②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③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主题一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史论形成]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名师助学:124页根源:政治:经济:思想: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

4、因素(1)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2)在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3)新思想的不断传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4)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如晚清政府的“新政”、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措施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

5、化。[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主题二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史论形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社会影响和认识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2.认识(1)变化顺应了历史潮流,体现进步。(2)因受帝义和封建的影响和阻碍,变化是有限的。(3)具有明显的

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题源材料]摘自2010年山东高考T14“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

7、了多元化。[问题设置]根据材料,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提示变化: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因素: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归纳升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带有明显的半殖半封的烙印。(2)中西合璧、发展不平衡是典型特征。(3)新中国成立后,趋于封闭化、独立化。(4)改革开放后,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跟上国际潮流。[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二、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

8、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题源材料]摘自2010年山东高考T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问题设置]通过上述材料,可以获取那些历史信息?[答案提示]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近代的西方文明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③思想观念有了新变化。[归纳升华]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1)破坏性。安定社会环境,原有的生活方式习俗、承受痛苦。(2)建设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