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67431
大小:2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6
《资源:小学数学备课与上课的新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备课与上课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上课前所做的重要准备工作,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为了解青年教师备课情况,总结教师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查找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如何备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本人对我校部分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他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青年教师在备课中感到困难的是:(1)时间上难以保证,白天在校无时间备课,晚上回家也难以保证;(2)
2、三维目标不会具体落实,特别是情感目标;(3)教材重点、难点把握不好;(4)对学生的了解不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5)课后反思不会写。在对我校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备课调查的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对这些教师的备课本进行了查看。综合两方面的情况,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处理教材缺乏创造性。从备课本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是边看教参边备课,过分依赖教参,很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2.制定目标过于笼统。目标都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教师未能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情况及时加以调整,阐述笼统,缺乏针对性。3.以学论教流于形式。在调查中发现,
3、很多教师在填写问卷时能意识到备课要了解学情,要备学生怎么学,但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的教师就不多了。4.设计教学过程简单化。设计的教案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习题的处理大都要求学生按教材或练习册的要求完成,很少作调整或增补,无开放性、个性化设计。5.教学反思空洞。几乎每篇教案后面都有教学反思,但大都只有三四行字,多则七八行,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没什么价值。三、分析原因1.想备好,但不会备从上面问卷调查结果和与教师座谈的情况来看,青年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比较熟悉,也愿意接受,但具体落实到课堂实践层面,
4、有时不知所措,渴望得到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针对性强的指导。2.工作负荷太重青年教师一般平均每天5节课,除课堂教学外,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辅导学生订正,要管理班级事务,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准备各种资料,业余还要写论文、随笔,学历进修等等。什么时间研读教材?什么时间写教案?大量的工作牵扯了教师大部分的精力,使得他们无心精心设计教案。3.检查备课的导向有误部分学校对于备课的要求死板,教案模式化,甚至还要规定每堂课的教案必须满多少字。检查时多是关注教案书写是否清楚工整,环节是否全面、完整等,很少具体关注每节课的质量,关注教师的
5、创新,这样富有个性的教案就很少出现。四、思考建议1.更新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和效果。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
6、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2.走进学生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理论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7、、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如,“角的认识”一课课前调查发现,学生有这样一些疑问:角是不是羊角、牛角的角?是不是元、角、分的角?是不是角落的角?是不是三角形的角?是不是物体上的角?是不是只要有一个转折点的就是角?角一定是又直又尖的?为什么很多物体上都有直角?等等。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学案。变教案为学案,学案可以是板块式的,应该简练和精当。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引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不必写得过于细致。只要
8、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的不同认识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3.用好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