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03795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26
《校园毕业季小学毕业活动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园毕业季小学毕业活动方案 校园毕业季小学毕业活动方案1 主题:放飞梦想 主题歌:《最初的梦想》、《放心去飞》 节目主色调:体现出阳光、自信,洋溢温暖和感动。 节目安排:梦想起航—厚重之感—大气之歌—时代韵味—高远之志—放飞希望 前期准备: 1、在毕业班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意见和学生节目参报类型以确定典礼开展流程。(详见后,五一前确定) 2、制定精美邀请函以确定家长参与人数,并附上“我参与我投票”的回执单,请学生和家长评选“最称职”、“最细心”、“最可爱”或“最有活力”的老师。 3、辅导老师确定代表发言同学并提前准备好讲稿(六、九年级各一名),同时邀请七年级
2、或高一学生代表提前写好祝福语。 4、在其他各年级由各班主任确认可以参与毕业典礼表演节目的名单,除单独表演外,小学组各年级各出一名代表参与部分环节。 5、确定学生和老师主持人,共两男两女,写好主持词。 6、播放环节的短片要提前录制修改和确定,由毕业班辅导老师建言献策共同完成。 7、毕业班班主任联系好致辞的家长代表。 8、师生互动和亲子互动环节的人员请确定,准备相关礼品,是学生或家长亲手制作。 9、毕业班负责人评选出优秀学员,写好评语。 具体节目流程: 环节一(序幕):梦想起航 1、主题曲《最初的梦想》响起,老师学生主持人拉开晚会序幕。 2、歌曲《启程》响起,播放
3、学生成长短片 3、诗朗诵《相信未来》(三人合作—小学组、六年级和九年级代表) 环节二:厚重之感 1、书法表演(三个人各写两个字:“感恩”、“自信”、“好学”) 2、乐曲演奏配合(古筝或大提琴等体现出国学韵味) 3、知识竞答(结合所学诗词设题,如作家、诗名和诗句接龙) 环节三:大气之歌 1、少数名族的舞蹈表演 2、歌唱表演(师和学生分别演唱一首经典励志歌曲) 3、亲子默契动员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比如看图猜词、现场拼图等,并互赠自制礼物) 环节四:时代韵味 1、特殊才艺表演(魔术、模仿、双簧等) 2、欢快动感的舞曲 环节五:高远之志 1、班级代表齐唱《明
4、天会更好》(两名老师和两名学生,共两男两) 2、毕业班代表发言(六、九年级各一名) 3、初一,高一代表送祝福词,小学组代表送礼物。 环节六:放飞希望 1、傅老师宣布优秀毕业生名单,各班主任为其颁奖。 2、傅老师致辞,班主任谈希望。 3、老师和获奖学生领唱《爱因为在心中》,全场齐唱。 环节七: 音乐《放心去飞》响起,主持人宣布晚会结束。 校园毕业季小学毕业活动方案2 根据学校工作整体部署,经研究决定,定于201_年6月_日举行201_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为切实做好毕业典礼相关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回忆成长感恩 二、活动时间:待定 三、活动地点:
5、报告厅 四、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队员、任课老师、部分家长代表、学校领导(初中领导) 五、准备工作:视频制作,搜集照片、同学间的心里话视频、老师寄语、家长留言等。 校园毕业季小学毕业活动方案3 小学毕业季活动策划: 一:主持词,背景音乐欢快一点 二:同学说一说这六年生活的感想,配上背景音乐 三:节目开始,主题都尽量围绕小学生活。小学毕业季活动 四:制作幻灯片,做一个小学生活回忆录 五:回忆小学出去游玩的照片,(尽量幽默一点) 六:大家互相送小礼物,卡片,写同学录 七:节目高潮 八:之后大家一起回忆我们快乐的日子,同学们对彼此进行祝福 九:播放同一首歌,大家
6、一起唱,老师再说一点祝福 十;结束 校园毕业季小学毕业活动方案4 一、活动背景意义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展示六年来的学习生活,表达毕业生对母校的老师的感谢之情。此外,通过毕业典礼,还将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的教育,并教育学生立足今天,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 二、活动主题 梦想在这里启航 三、活动时间 20__年_月23(星期日)下午2:00—3:30 四、活动地点 二楼阶梯教室 五、参加人员 学校领导、六年级全体教师、六年级学生和部分家长。 六、活动准备 1、场地设计:背景、横幅、鲜花25束、主席台
7、台牌(总务处) 2、摄像、音响、投影 3、毕业感言。每个班选1名同学,脱稿说一段毕业感言 4、诗歌朗诵 5、制作学生小学生活回顾片 6、选拔好主持人 7、六年级23名学生献花。(鲜花+感恩老师的贺卡和祝福语) 8、学生给母校献礼(书画作品) 9、毕业横幅上签字 10、座位安排:各班主任协调。 七、毕业典礼议程 1、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开始。 2、介绍到会嘉宾及领导。 第一篇——难忘母校 (1)校园生活回顾(播放) 全体同学诗歌朗诵《告别母校》 (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