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获奖教学实录.docx

《云南的歌会》获奖教学实录.docx

ID:61898386

大小:68.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6

《云南的歌会》获奖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云南的歌会》获奖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云南的歌会》获奖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云南的歌会》获奖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的歌会》获奖教学实录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是如何描述云南人民举行的歌舞活动的?教师不妨带着学生好好欣赏一下当地风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云南的歌会获奖教学实录,希望对您有用。1、师:云南是一个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指名说说对云南民歌的了解。多媒体播放云南民歌的背景资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现代作家沈从文一起来欣赏蕴含着浓郁民族气息的云南民歌。2、、板书课题、作者名。指名说说对作者的了解。3、、预习检测:生字词正音(互批互改,投影纠正)1、小组自由朗读,要求读完后说出你对云南歌会有

2、哪些了解。(学生各抒己见)2、教师指名回答:文中给我们描写了几个唱歌的场面?生1: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师:分别在哪段?第一段讲什么?(学生明确,完成练习题)3、教师导读:虽然同是唱歌,但它们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生2: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师:“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生3:不能,“多”说明“对调子”多数以情歌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师: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生: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

3、事押韵,循环无端。师: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的大比拼?生4:机智才能。师: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的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这个年轻妇女的?生5:外貌描写。(齐读这一部分的内容)师:这一部分刻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妇女形象?生6:性情开朗、活泼,聪明,手脚麻利师: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位唱歌的妇女呢?生7:突出“对调子”的人的机智才能师: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生8:她们唱的是悦耳好听的山歌、淳朴本

4、色美。4、学生思考讨论: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些和赶马女孩唱歌有什么关系?(明确:“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美景衬好歌)齐读第4段。5、师:那么“金满斗会”呢?这是一个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盛会?生9: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歌会“盛大”?学生明确: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时间长

5、: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盛装: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利索,头上手上到处是银光闪闪。师:如此壮观的场面,给人的感受如何?生10:盛况空前、十年难逢(齐读第5段。)6、小组讨论:作者描绘了这三个唱歌的场景,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表达怎样的生活态度?学生明确:生活就像歌声一样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尽情地享受并体会人生中美妙的日子。1、比较:多媒体播放流行歌曲演唱会,孙悦的《我心飞翔》音像片段,比较它与云南的歌会有什么不同?(完成表格)师: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云南歌会般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生11:有,中山咸水歌。2、欣赏咸水歌

6、的音像片段。3、请一位中山本地学生为大家现场演唱咸水歌。本文对云南歌会的介绍,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有歌就有欢乐。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人生更是美妙的,我们身边处处有美,让我们从这一天起细细品味吧!收集有关民歌的音像资料,学习课文中三种不同写作方法,把课堂上播放有关音像资料把听到的民歌及其场景,结合联想和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附:板书板书设计: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淳朴自然、气势壮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