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太阳钟》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太阳钟》教学设计.docx

ID:61854734

大小:68.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4

教科版《太阳钟》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教科版《太阳钟》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教科版《太阳钟》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教科版《太阳钟》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太阳钟》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科版《太阳钟》教学设计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一起来看看教科版太阳钟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太阳钟的制作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太阳钟的用处,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1、知识与技能: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1.介绍牛顿的故事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

3、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2.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3.学生回答4.教师小结1.介绍日晷: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2.制作日晷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边就

4、有个日晷,请同学们3.探究原理(1)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它拼装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

5、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8)学生讨论(9)学生汇报1.原来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那么在没有日晷的时候你能利用这一原理计时吗?2.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5.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6.从这个试验

6、你得到什么启示?7.学生回答。8.教师小结。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3.小组请代表汇报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4.学生汇报5.教师小结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