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833840
大小:93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3-23
《光的反射和折射十透镜成像公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光的反射和折射十、透镜成像公式教师:翟红军临潼区雨金中学复习提问透镜成像作图法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选取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⑴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⑵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⑶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通过(透镜射向虚)焦点方向不变注意凹透镜透镜成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可以得到外,能不能用更简捷的办法得到呢?比如用公式,无妨△COF∽△A1B1F△ABO∽△A1B1OOFFABCA1B1uvfOF=f,B1F=v-f,BO=u,B1O=v即:整理可得:很重要啦凸透镜:u,f总取正值;u>f时,v为正值,像物异
2、侧,实像u2f时,u-f>f,v3、像。得当fu,m=>1.意义: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幻灯机。当u=f时,u-f=0,v→∞.意义:不成像或成像于无穷远处。当u4、u-f5、6、v7、>u,m=>1.意义: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总之:当物体自无穷远处向焦点靠近时,物体所成实像在透镜的另一侧自焦点向无穷远处移动;当物体在透镜和焦点之间移动时,物体的虚象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向远离焦点的方向移动。凸透镜使用透镜公式解题注意事项⑴首先要按作图要求画出光路图;⑵在代入数值时,要正确运用像距和焦距的正负号;⑶计算结果8、要用作图法或实验规律进行检验。例题:某透镜所成正立像的长度是物体的5倍,已知像与物体相距16厘米,求该透镜的焦距.分析:关键字→“正立”,说明成“虚像”,像物处于同侧。关键句→“像长是物的5倍”说明……?凸透镜成像“物距小于焦距”B1B=B1O-BO=v-u=5u-u=4u=16cm作图:由于焦距未知,只能作示意图,作图的目的在于正确理解题意。解:根据题意OFFABA1B1-∴u=4cm,v=-20cm将代入透镜公式得透镜焦距为5cm.练习:1.一物长4cm,垂直于凸透镜主轴,所成像的长为12cm,又知像和物之间距离为12cm,求这凸透镜的焦距为多少9、?2.照相机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拍摄远处物体的缩小实像的。身高1.70m得人,照相时距照相机的镜头4.00m,照得的是高5.95cm的全身像.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有多大?小结透镜成像公式放大率往往把这两个公式结合起来考查。运用时特别要注意几点⑴凸还是凹⑵虚还是实⑶正还是负思考题⑴凸透镜所成虚像是否会成在焦距以内?⑵凹透镜所成虚像是否会成在焦距以外?会不会呢?课后练习及作业练习:P211页(1)、(2);作业:P211页(4);P387页48。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透镜成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可以得到外,能不能用更简捷的办法得到呢?比如用公式,无妨△COF10、∽△A1B1F△ABO∽△A1B1OOFFABCA1B1uvf
3、像。得当fu,m=>1.意义: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幻灯机。当u=f时,u-f=0,v→∞.意义:不成像或成像于无穷远处。当u4、u-f5、6、v7、>u,m=>1.意义: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总之:当物体自无穷远处向焦点靠近时,物体所成实像在透镜的另一侧自焦点向无穷远处移动;当物体在透镜和焦点之间移动时,物体的虚象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向远离焦点的方向移动。凸透镜使用透镜公式解题注意事项⑴首先要按作图要求画出光路图;⑵在代入数值时,要正确运用像距和焦距的正负号;⑶计算结果8、要用作图法或实验规律进行检验。例题:某透镜所成正立像的长度是物体的5倍,已知像与物体相距16厘米,求该透镜的焦距.分析:关键字→“正立”,说明成“虚像”,像物处于同侧。关键句→“像长是物的5倍”说明……?凸透镜成像“物距小于焦距”B1B=B1O-BO=v-u=5u-u=4u=16cm作图:由于焦距未知,只能作示意图,作图的目的在于正确理解题意。解:根据题意OFFABA1B1-∴u=4cm,v=-20cm将代入透镜公式得透镜焦距为5cm.练习:1.一物长4cm,垂直于凸透镜主轴,所成像的长为12cm,又知像和物之间距离为12cm,求这凸透镜的焦距为多少9、?2.照相机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拍摄远处物体的缩小实像的。身高1.70m得人,照相时距照相机的镜头4.00m,照得的是高5.95cm的全身像.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有多大?小结透镜成像公式放大率往往把这两个公式结合起来考查。运用时特别要注意几点⑴凸还是凹⑵虚还是实⑶正还是负思考题⑴凸透镜所成虚像是否会成在焦距以内?⑵凹透镜所成虚像是否会成在焦距以外?会不会呢?课后练习及作业练习:P211页(1)、(2);作业:P211页(4);P387页48。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透镜成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可以得到外,能不能用更简捷的办法得到呢?比如用公式,无妨△COF10、∽△A1B1F△ABO∽△A1B1OOFFABCA1B1uvf
4、u-f
5、6、v7、>u,m=>1.意义: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总之:当物体自无穷远处向焦点靠近时,物体所成实像在透镜的另一侧自焦点向无穷远处移动;当物体在透镜和焦点之间移动时,物体的虚象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向远离焦点的方向移动。凸透镜使用透镜公式解题注意事项⑴首先要按作图要求画出光路图;⑵在代入数值时,要正确运用像距和焦距的正负号;⑶计算结果8、要用作图法或实验规律进行检验。例题:某透镜所成正立像的长度是物体的5倍,已知像与物体相距16厘米,求该透镜的焦距.分析:关键字→“正立”,说明成“虚像”,像物处于同侧。关键句→“像长是物的5倍”说明……?凸透镜成像“物距小于焦距”B1B=B1O-BO=v-u=5u-u=4u=16cm作图:由于焦距未知,只能作示意图,作图的目的在于正确理解题意。解:根据题意OFFABA1B1-∴u=4cm,v=-20cm将代入透镜公式得透镜焦距为5cm.练习:1.一物长4cm,垂直于凸透镜主轴,所成像的长为12cm,又知像和物之间距离为12cm,求这凸透镜的焦距为多少9、?2.照相机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拍摄远处物体的缩小实像的。身高1.70m得人,照相时距照相机的镜头4.00m,照得的是高5.95cm的全身像.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有多大?小结透镜成像公式放大率往往把这两个公式结合起来考查。运用时特别要注意几点⑴凸还是凹⑵虚还是实⑶正还是负思考题⑴凸透镜所成虚像是否会成在焦距以内?⑵凹透镜所成虚像是否会成在焦距以外?会不会呢?课后练习及作业练习:P211页(1)、(2);作业:P211页(4);P387页48。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透镜成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可以得到外,能不能用更简捷的办法得到呢?比如用公式,无妨△COF10、∽△A1B1F△ABO∽△A1B1OOFFABCA1B1uvf
6、v
7、>u,m=>1.意义: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总之:当物体自无穷远处向焦点靠近时,物体所成实像在透镜的另一侧自焦点向无穷远处移动;当物体在透镜和焦点之间移动时,物体的虚象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向远离焦点的方向移动。凸透镜使用透镜公式解题注意事项⑴首先要按作图要求画出光路图;⑵在代入数值时,要正确运用像距和焦距的正负号;⑶计算结果
8、要用作图法或实验规律进行检验。例题:某透镜所成正立像的长度是物体的5倍,已知像与物体相距16厘米,求该透镜的焦距.分析:关键字→“正立”,说明成“虚像”,像物处于同侧。关键句→“像长是物的5倍”说明……?凸透镜成像“物距小于焦距”B1B=B1O-BO=v-u=5u-u=4u=16cm作图:由于焦距未知,只能作示意图,作图的目的在于正确理解题意。解:根据题意OFFABA1B1-∴u=4cm,v=-20cm将代入透镜公式得透镜焦距为5cm.练习:1.一物长4cm,垂直于凸透镜主轴,所成像的长为12cm,又知像和物之间距离为12cm,求这凸透镜的焦距为多少
9、?2.照相机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拍摄远处物体的缩小实像的。身高1.70m得人,照相时距照相机的镜头4.00m,照得的是高5.95cm的全身像.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有多大?小结透镜成像公式放大率往往把这两个公式结合起来考查。运用时特别要注意几点⑴凸还是凹⑵虚还是实⑶正还是负思考题⑴凸透镜所成虚像是否会成在焦距以内?⑵凹透镜所成虚像是否会成在焦距以外?会不会呢?课后练习及作业练习:P211页(1)、(2);作业:P211页(4);P387页48。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透镜成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可以得到外,能不能用更简捷的办法得到呢?比如用公式,无妨△COF
10、∽△A1B1F△ABO∽△A1B1OOFFABCA1B1uvf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