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825733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21
《什么是脾胃不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什么是脾胃不合,脾和胃是什么关系?脾胃不合是一个中医的名字,楼上说了,相当于西医的消化不良.也就是说本身脾和胃在消化上是协调的,但是不协调了.它们的关系是脏和腑的关系.脾属脏,在中医上是主导地位,它主把胃接纳的食物分解,转化为营养物质,主生血.胃是一个囊性器管,主接收由口而入的食物.胃通顺则食物消化正常.所以,说胃以通为顺.胃不通则影响到消化功能.反之,脾的运化功能不好,也同样影响到胃的吸收功能.所以,说二者是协调的关系.西医没有这个病名.中医辞典脾胃不和脾胃不和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
2、。《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中医学认为:脾胃不合,是指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症状:脘腹胀满,纳少泄泻,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嗳气,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脾和胃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才能构成一脏一腑一表一里的关系:1、从经络上,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其循行部位阴阳表里相互对应。2、在位置上,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
3、,比较靠近。3、在功能上,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等生理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不是一回事,因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所以中医的脾胃不合包含了西医的消化不良在内。脾胃不和,中国人的普遍现象作者:我的家生活馆标签:生活2012-06-0715:35星期四晴 脾胃不和,中国人的普遍现象。 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不和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 《明医指掌》:
4、“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脾胃不和的原因及症状 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可见食欲减退,嘈杂易饮,干呕,呃逆,甚至噎膈,大便干结;脾虚湿困可见食后饱胀,倦怠乏力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苔,脉细弱而数等症。 怎样才能缓解脾胃不和的症状? 食疗出发,五脏中脾对应的
5、颜色是黄色,说到黄色,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黄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天喝一碗黄豆浆,让所有的化妆品都下岗吧。其实豆奶,牛奶如果不是太依赖的话,可以戒掉的。西方的食物来自动物身上的太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未必一方水土能养60亿人。黄豆做的食物建议每天必有一样,像还有玉米,南瓜,五谷杂粮等都是黄色食物,多食用对脾有很大的帮助。 生活细节也要注意,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水,肠道轻松不会找麻烦。多运动早睡早起,会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另外,日常饮食中少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及辛辣食物。 介于生活节
6、奏如此之快,每天赶着上下班的人们,很少有人注意饮食这一块。想有个好的身体,选择一款好的保健品尤其重要。 ----「大渊小蜜蜂康茯苓胶囊」 配置方法及原料: 由纯天然传统滋养品茯苓、决明子、山楂粉等在特定比例下,经超微新技术处理后精制而成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食品,含有多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维生素等。 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强精益髓的功效。 吃的好,睡得香,拉的爽,好心情!这健康的四大基础,做得到,才是硬道理!脾与胃之间的关系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
7、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故《临证指南医案》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脾为湿困,运
8、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真胀。”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脾胃对于人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藏象学说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