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技教育中的赏识教育.doc

浅析中技教育中的赏识教育.doc

ID:61817715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浅析中技教育中的赏识教育.doc_第1页
浅析中技教育中的赏识教育.doc_第2页
浅析中技教育中的赏识教育.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技教育中的赏识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浅析中技教育中的赏识教育中技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意义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教育艺术”经典教育案例,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是耳熟能详的。在这个案例中陶先生巧妙地运用了如下几个教育方法:第一是他没有当众批评学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第二是他没有全盘否定,缓解学生的紧张心情;第三是他深入了解犯错原因,避免盲目批评现象出现;第四是他妙用表扬和奖励,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批评。通过此成功案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句鼓励远超过一千句批评”,这也就是“赏识教育”的力量所在。通过赏识教育,帮助中技学生克服各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在中技学校里成绩欠佳、

2、行为习惯欠妥的学生应该是司空见惯的,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地用批评的口吻来对待他们,要把学生放在和我们平等的地位来考虑他们的问题,要用理性的情感情绪来和他们交流,应通过赏识教育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充满对未来的希望。通过赏识教育,保护中技生自尊心,使其学会自爱,挖掘潜力中技学校的学生由于他们特殊的成长经历和特殊的心理需求,需要我们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更需要注重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尽量少用批评,批评只会使人丧失信心,多多使用表扬,尊重学生的个体人格,让学生身上不好的一面,通过老师的外在帮助,内化为本身的需要。在学生缺点中挖掘优

3、点,对每个细小亮点进行特别放大表扬,让他感受到他人的关注从而更加自信,维护每个同学的自尊心。通过赏识教育,培养中技生的独立性、增强他们的抗挫力如何激发问题学生的潜能,关键还是让他们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快乐,赏识教育是一种不怕失败、大胆尝试的教育,真诚、爱心和期待要自始自终贯穿于赏识教育全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肯定和信任,让他们勇于尝试,从困难中得到磨练,在逆境中得到成长,给他们总结经验的时间、吸取教训的机会,如此经过无数次的拼搏并顽强地站起来,无形中培育了学生的独立性和面对困难的抗挫力。中技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3学无止境第一步,帮助发现问题;中技学校的学生固

4、然身上的缺点很多,但也没达到一无是处的程度,作为中技学校的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着的亮点、优点、进步或成功面,并以此为立足据点,继而形成燎原之势,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把他定性为“他是一个需要改正缺点的学生”,而应用“他是一个需要调整行为方式的学生”这种赏识的目光理解他们。第二步,发现问题里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者要采用多角度、多方位赏识的眼光发现问题里的闪光点,老师要用爱心、激励、信任、欣赏、宽容、期待、表扬、鼓励、肯定等方法,做足“长”文章,即“见长、加长、拉长、特长”学生的优点,从而建立起平等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树立

5、起对老师的信任,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积极主动地接受老师的帮教。第三步,不断巩固赏识成果,促进优质发展;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前提,老师要因势利导,继续引导、鼓励,使其不断体验到成功、被认可、被信任的喜悦,逐步形成其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中技教育要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3学无止境赏识教育不仅是表扬加鼓励。更主要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当然赏识教育也有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老师要把握好赏识与批评之间的平衡度,正如最好的药也有份量限制,赏识教育应结合具体的情境合理使用,要避免出现以下误区。给予学生过多的“

6、爱”。虽然爱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过分的爱就是溺爱,它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的大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溺爱态度培养出来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谓透顶了的人。”溺爱往往易被表面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面纱所遮掩,就会淡化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感,容易助长学生自由散漫的风气,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让盲目的爱所支配,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只求表扬,不要批评。批评是指评论、评判,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过失不能姑息迁就,用所谓的“爱”放任自流,必须给予适当的制裁;同时批评教育也不应全停留在口头上、

7、思想教育转化上,必要时还需有形的惩罚,加深犯错误学生的记忆,能对其他同学也起到警示作用。忽略个体差异,一视同仁。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承认差异存在,尊重学习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我们的赏识教育也就不应该一视同仁,要针对个体特征,采用合乎个性的赏识角度、方法,做到“因材施赏”,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说过:“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太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不是好教师才会赏识,

8、而是会赏识才让其成为好教师;不是坏教师才爱抱怨,而是爱抱怨才让其成为坏教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