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探索.doc

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探索.doc

ID:61780944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0

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探索.doc_第1页
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探索.doc_第2页
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探索.doc_第3页
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探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探索摘要:分析了某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制约问题,结合其资源条件与生态地位等现状条件规划背景,研究提出了某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近期规划目标和中远期规划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领域的建设规划和重点建设工程规划,并进行了可达性分析。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为其他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区参考。关键词: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1前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必然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充分肯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同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各个地方如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

2、《安徽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各区域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启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工作。安徽省某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省建设为基础,逐步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以我国法律、法规为依据,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方法,对某区推进国土空间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产业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文化弘扬、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等有着重要的意义。2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3、4学海无涯2.1自然因素。该区由于气候变化较大,年内和年际之间降水分布不均,使灾害经常出现,水、旱灾害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南部山区生态敏感度较高,极易引起水土流失等;江淮分水岭地区无大的自然河流和天然水面,极易造成缺水干旱;沿淠地区地势低洼,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全区土壤大多为黄棕壤、粘盘黄褐土,土壤侵蚀严重。耕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粗放,效益低。随着工业企业和城镇建设发展,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该区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省内重点开发区,但所处的独特区位,对产业发展和开发

4、都有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区产业选择空间和城镇发展空间,加上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健全,给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很大压力。2.2经济因素。“十二五”以来,该区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综合经济实力不突出,特别是工业化等产业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高等,全区综合经济实力与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全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农业虽占据主导地位,但农业基础较为薄弱,二、三产业发展缺少具有牵动性的、高关联度的支柱产业和产品。3规划目标4学海无涯根据发展制约因素确定生态文件建设规划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3.1近期规划。构建安全的生态空间。加大

5、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生态红线管控区域基本得到保护和恢复,生态廊道建设初显规模,生物多样性保护初显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8.4%,生态安全得到可靠保障。打造发达的生态经济。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化、服务业现代化和工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循环型生态经济体系。全面促进资源效率明显提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保持在0.8t标煤/万元以内;农业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75%以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6、,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污染得到初步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安全处置水平稳步提升,EI指数稳定趋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7.4%,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明显提升。构筑美丽的生态人居。一体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到2018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生活方式绿色化,到2018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30%。培育先进的生态文化。继承和发扬该区传统文化,基本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生态文化。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学校、公众广泛参与的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体系,全面

7、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到2018年,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维持在100%,环境信息公开率稳定在100%,公众对居住生产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维持在80%以上。建设完善的生态制度。对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进行制度化确定,政府绿色决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文明相关制度基本完善,企业的环保行政措施和环境监管制度基本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基本建立,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3.2规划中远期。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成为该区城市发展的名片。生态文明理念人人皆知,生态型社会初步成型;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高度发达,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生态效

8、益明显;生态格局安全、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