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doc

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doc

ID:61779113

大小:4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20

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doc_第1页
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doc_第2页
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doc_第3页
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doc_第4页
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第一篇1陕西省能源利用现状陕西省是能源大省,其能源消费主要为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水电。据《陕西统计年鉴》,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3%、23.3%、3.1%、2.3%。201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0128.41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4.66%、16.06%、8.21%、1.07%。陕西省2000~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年均13.09%的增长之势。因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四,2000~2011年间煤炭

2、占陕西省能源消费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左右,石油消费比例略有下降,天然气的消费比例有所上升,电力消费比例一直在1%~3%之间。可见,目前乃至今后的很长时间里煤炭仍将是陕西省能源消费的主体,由煤炭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量增加的局势在短期内亦不会改变。因此,将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研究对减少陕西省碳排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研究方法2.1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Kaya恒等式由日本教授YoichiKaya于IPCC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Kaya恒等式建立起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素与人类活动产生CO2之间的联系[1]。该恒等式结

3、构简单,易于操作,但因其考察的变量数目有限,所能得到的研究结果基本仅限于CO2排放与能源、经济及人口在宏观上的量化关系[1]。因此本文借鉴了朱勤等[1]的扩展恒等式,其恒等式将能够代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效率的变量引入Kaya恒等式对其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恒等式能更全面地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2.2LMDI因素分解法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LMDI)因素分解法分为“乘法分解”和“加法分解”两种。因为两种分解方法最终表达的意思一致,所以本文选用LMDI“加法分解”方

4、法。表述如下:△Ctot=CT-C0=△CP+△Cf+△Ce+△Cm+△Cn+△Cg式中:△10学海无涯能源消费下的碳排放论文2篇第一篇1陕西省能源利用现状陕西省是能源大省,其能源消费主要为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水电。据《陕西统计年鉴》,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3%、23.3%、3.1%、2.3%。201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0128.41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4.66%、16.06%、8.21%、1.07%。陕西省2000~2011年能源消费

5、总量保持年均13.09%的增长之势。因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四,2000~2011年间煤炭占陕西省能源消费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左右,石油消费比例略有下降,天然气的消费比例有所上升,电力消费比例一直在1%~3%之间。可见,目前乃至今后的很长时间里煤炭仍将是陕西省能源消费的主体,由煤炭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量增加的局势在短期内亦不会改变。因此,将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研究对减少陕西省碳排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研究方法2.1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Kaya恒等式由日本教授YoichiKaya于IPCC的一次研讨

6、会上首次提出,Kaya恒等式建立起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素与人类活动产生CO2之间的联系[1]。该恒等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但因其考察的变量数目有限,所能得到的研究结果基本仅限于CO2排放与能源、经济及人口在宏观上的量化关系[1]。因此本文借鉴了朱勤等[1]的扩展恒等式,其恒等式将能够代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效率的变量引入Kaya恒等式对其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恒等式能更全面地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2.2LMDI因素分解法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LMDI)因素分解法分

7、为“乘法分解”和“加法分解”两种。因为两种分解方法最终表达的意思一致,所以本文选用LMDI“加法分解”方法。表述如下:△Ctot=CT-C0=△CP+△Cf+△Ce+△Cm+△Cn+△Cg式中:△10学海无涯Ctot是基期C0与第T期CT之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之差,也就是基期与T期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量。△Cp、△Cf、△Ce、△Cm、△Cn、△Cg分别表示能源消费碳排放中的人口效应、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消费结构效应、能源消费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人均GDP效应。由于各能源碳排放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因此碳排放系数效应△

8、Cf=0[2]。3数据来源与处理碳排放主要产生于三大产业的能源消费,因此本文着重计算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以及餐饮业的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不考虑生活消费等的碳排放。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陕西省能源平衡表中的终端能源消费量(除去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