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健康案例.doc

心理不健康案例.doc

ID:61775849

大小:2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20

心理不健康案例.doc_第1页
心理不健康案例.doc_第2页
心理不健康案例.doc_第3页
心理不健康案例.doc_第4页
心理不健康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不健康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不健康案例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心理负荷加重,成人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明显上升,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成人的心理问题都是从小积累起来了。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如果不及时开导、教育,会影响案例一:入学恐惧症案例表现:学生C,6岁小学一年级新生,父母为个体商户工作比较忙平时由奶奶看护,没上过幼儿园平日在家很少与同龄孩子交流。刚上小学后孩子在班级里

2、不予同学交流交往,每天上学都要哭闹,经常迟到,在学校总说肚子疼,焦虑、紧张、敏感、退缩,略微暴力倾向。对学习缺乏兴趣。辅导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学校,在心理上接纳同学唤起他对知识的好奇心。使其习惯集体生活,学会与同学交流感受和想法,主要从教师、同学、家长和其自身分别进行辅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步,引导教室改变教育方法,改变师生关

3、系引导其他同学接纳学生C。第二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让学生C的同学一起参与心理游戏内容包括按图形贴卡片和讨论分享入学体会和如何让自己学习成绩更好。使C了解同学与自己一样都面临着环境的改变。在活动前期同学C表现被动、紧张、胆怯。随着活动的气氛和持续同学C的紧张和焦虑有所缓解。后期逐渐有欲望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三步:与父母沟通对孩子多些关注,改变教育观念帮助他们参加家长学校,使其意识到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第四步:引导当事人认识自我,在其对学校的恐惧心态基本消失后,与同学C进行交流进行鼓励和适当奖励。案

4、例二:轻度多动症:案例表现:A,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个体,母亲无业在家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父母年龄相差很大,属于晚婚晚育。家族中无年龄相仿的亲属。A在班级不受欢迎,在课上任意违反课堂纪律,脾气暴躁好动,医院诊断为多动症,与家长一同前来咨询。辅导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与A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与多动症孩子有明显区别,在进行咨询的前

5、50分钟孩子情绪稳定,坐在椅子上,对咨询师的提问多以不知道回答,例:“咨询师:你的爸爸妈妈爱你么?A:不知道;咨询师:你爱你爸爸妈妈么?A:不知道;咨询师:你更爱你爸爸还是妈妈:A:不知道。”再进行这一段对话后大约过了10分钟的时间,A抱住妈妈的胳膊亲吻,随后起身抱住妈妈的脖子。孩子在当问及母亲的残疾有明显阻抗的反应,拒绝承认母亲的残疾。建议其母亲经常带T一起到户外活动,多沟通。同时使其父母教育标准统一。案例三网络成瘾:案例表现:E同学是我校五年级学生,据班主任杨老师介绍,最近一个学期上课总是无精打采,变得

6、不爱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好像是每天都若有所思似的。考试成绩从第20名跌至40名以后,以前总是喜欢与其他同学打成一片的他,现在更多的喜欢独来独往。杨老师多次与他及家长沟通,均不见效果。他上网,玩游戏,感到很过瘾,很开心,谁拦也拦不住,如果不让他玩,他会很难过,每天都不由自主地玩很长时间。辅导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为了更好的了解E,准确判断E同学的网络成瘾行为的程度,并找到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我多次找到E同学与其谈论电脑,谈论他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并到其家里进行家访,与其同班同学了解情况,并根据有关资料和工具对张磊行为的上网行为进行了初步测试和分析。1、对E同学上网行为的测试(1)我会全神贯注于网络,并且在下网后继续想着上网的情形。(2)我觉得需要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得到满足。(3)我曾努力过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上网没有成功。(4)当我企图减少或停止上网时,觉得沮丧、脾气暴躁。(5)我上网花费时间比以前想象的长。豆丁(6)为

8、了上网,我甘愿冒风险。(7)我曾向家长、朋友等说谎隐瞒上网的程度。(8)我上网是为了逃避或释放一些情绪,如焦虑、孤独、沮丧等。重新制定契约,引导正确利用电脑和网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目标:进一步减少上网次数与时间,并引导E正确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