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774031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0
《大学生体育教育调查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生体育教育调查研究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莆田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匿名自愿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3份,回收率为97.7%。其中,医学类学生143人(48.8%),非医学类学生150人(51.2%)。1.2调查方法。由经培训的本科生担任调查员,对莆田学院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级、CPR相关知识(现场安全评估、呼救方法、体位摆放、气道开放、人工呼吸知识、胸外按压知识等),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当场回收。1.3统计学方法问卷回收后统一编码,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X2检验检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2结果与分析4学海
2、无涯2.1非医学类学生培训前后。莆田学院非医学类学生专业培训前后对CPR的掌握情况见表1。调查结果提示,在经过一轮相关知识操作培训后,非医学类学生的认知情况有所提高,在调查项目中评估现场安全、呼救方法、体位摆放、气道开放、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频率、胸外按压方法、胸外按压频率、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之比等对CPR的掌握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317,52.738,47.604,54.095,63.273,123.431,62.063,75.145,46.091)。2.2专业差异。莆田学院医学类学生与非医学类学生经专业培训后对CPR的掌握情况见表2。数据结果提示,在调查的项目中,体位摆放
3、、气道开放、胸外按压方法、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之比等对CPR的掌握情况有统计学意义(X2=33.733,23.625,26.054,75.322),而评估现场安全、呼救方法、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频率、胸外按压频率等对CPR的掌握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模拟设施和技能竞赛可以有效地促进CPR教学质量。在回收的293份问卷调查中整理相关关键问题,有271名学生认为模拟设施可以促进CPR教学(占调查总人数的92.5%),有254名学生认为技能竞赛可以促进CPR教学(占调查总人数的86.7%),有213名学生认为技能竞赛提高学习积极性(占调查总人数的72.
4、7%),有246名学生认为技能竞赛促进课外练习(占调查总人数的84.0%)。3讨论CPR作为现场应急急救的措施,在一些发达国家全民普及,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心脏、呼吸骤停引起的死亡,给抢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表1数据可以清楚看出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CPR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表1数据同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后,非医学类学生对CPR的认知操作技能有所提高。近年来,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意外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要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不能只是阻止大学生活动,而应当教授应急急救技能,以减少突发事故产生的伤亡。在我国难以全民普及急救培训的形势下,先行在大学生这一源源不断的生力军里培训CPR等急救
5、知识是必要且刻不容缓的任务,因为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公众,他们几年内都将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影响其周围的群众,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急救培训和教育,可以起到“培训一人,影响一片”的效果。[6]调查结果显示,随着CPR相关知识培训的开展,不管是医学类还是非医学类学生对CPR相关知识操作的认知程度都有所提高。分析表2中体位摆放、气道开放、胸外按压方法、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之比在两类学生之间仍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面对突发的意外事故,非医学类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差,加之上述各项需要专业性的手法操作,这就让他们在动手时瞻前顾后,导致操作不合格,对于医学类学生,有一定的医学相关知识,面对突发事件可以冷静思考,从容应
6、对。而评估现场安全、呼救方法、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频率、胸外按压频率在医学类及非医学类学生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这几个步骤不需要专业特殊的手法,记住要点后多加练习就能达到合格操作水平。为了CPR教学更有质量地开展,一般会采用多种多样教学形式。调查结果表明,模拟设施以及技能竞赛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形象生动的现场模拟,提高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而技能竞赛的开展,则可激发学生积极4学海无涯性,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将CPR纳入大学生体育教育,促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不但能提高大学生应对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自信心与自救互救能力,降低高校学生
7、在体育运动中的意外事件伤亡发生率,而且有益于丰富校园文化和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质[7]。不仅如此,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高,接受急救知识能力强,提高大学生的CPR认知水平对提高全民急救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也响应了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开展群众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4建议4.1课程重视和课时独立。CPR课程使用最新版本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同时跟进更新,作为一项急救技能培训,课程应得到重视,不仅需要编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