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737964
大小:198.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05
《【教学设计】《从汉元政治制度的演进》(人教) (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材分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介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的大致过程及其主要特点,专题的立意主要在于,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本专题重点关注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生、发展及其膨胀的过程。其中,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时间跨度大,政治制度变化多。教材分别从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个角度,在列举的基础上画出了一条清晰
2、的线——中央集权与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教材从机构与官职的变化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反映了教材编写者对这一专题的解读着力于政治制度史。但笔者以为,政治史不等于官职史,政治文明不等于制度史,如此编写似乎与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有段距离,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来认识历史规律,亦即只有通过丰富鲜活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互动,才能体现政治文明动态发展的精彩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学会用图示的方法整理其演变的
3、历史。2.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法理清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的两条基本线索(即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理清从汉至元政治制度发展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3.通过对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学习,理解政治制度不仅包括行政管理制度,也包括考试、人事管理制度,由汉至元官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从侧面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管理水平。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2.学生通过问题探究、
4、历史比较等方法与手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古代国家管理中的智慧,能认识到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2.能对历史王朝制度建设的成败得失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的评判。◆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前准备◆针对本课概念多,跨度大这一特点。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
5、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分析材料导入——人们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二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张传玺试以秦朝为例说明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引导学生关注汉元时期的制度创新。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从汉到元各朝制度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推恩令教法:情景创设
6、——视频《七国之乱》学法:概念学习法——把握推恩令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其内涵。2.唐朝:设节度使和藩镇教法:教师讲述法3.北宋:收精兵、削实权、控财权教法:故事启发法——视频《唐末安史之乱》、赵匡胤“黄袍加身”等学法:历史典故联系学习法——利用历史故事进行联系整理,深化理解北宋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原因4.元朝:行省制度教法:(1)阅读指导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既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效尝试,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行省制度这一概念课文讲述简单明了,可以用它指导学生阅读。(2)探究式教学法——从唐、宋和元都在加强中央
7、集权,但唐造成了安史之乱,宋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而元朝则有效的维护了统一,由此得出什么经验和教训?(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中、外朝制2.唐朝:三省六部制3.宋朝:二府三司4.元朝:中书省教法:(1)多媒体图示解说法——制作各朝部门职能关系图,以理清不同朝代不同措施的联系和区别。(2)历史史料推断法——利用史料中对汉武帝的记载,阐述重大历史人物对制度演变的作用。学法:分析式学习——通过对结构图和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历史信息及结论。(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察举制——人才选拔制度(汉武帝)2.魏晋南北朝:九品
8、中正制3.隋朝:形成科举制(隋炀帝)教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指导学生重点了解科举制的作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