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成人之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doc

“儿童是成人之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doc

ID:61643287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5

“儿童是成人之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doc_第1页
“儿童是成人之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doc_第2页
“儿童是成人之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儿童是成人之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是成人之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儿童是成人之师”这一观点告诉我们:儿童可以是成人的老师,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认识学前教育的新视角。秉持“儿童是成人之师”的理念,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就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与儿童建立融洽的关系,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随着学前教育实践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始更加关注儿童身心的健全发展及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的主体地位逐渐加强。但是,不论哪一种儿童观,其出发点都是认为成人是老师,儿童是学生。这种固有的对成人与儿童关系的认识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当今学前教育中成人高高在上,儿童需要仰望成人

2、;成人永远是对的,儿童要听从成人的安排;成人不愿屈膝蹲下来与儿童交流,不愿听取儿童的意见。这也是学前教育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个主要原因。  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一书中提到了“儿童是成人之师”〔1〕的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认识儿童与成人关系的新视角。  一、“儿童是成人之师”的溯源  唐朝的韩愈在《师说》中用这样几句话来界定教师的含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当代作家贾平凹也很推崇儿童,提出要拜儿

3、童为师:“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字酌句,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2〕哲学家马修斯在谈到儿童道德的发展时,建议“成人(无论是教师、父母还是研究儿童的人员)在儿童面前要抛掉优越感,俯首倾听儿童提出的认知方面或道德方面的问题”。〔3〕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具有神圣的本性,这种信念使福禄贝尔对童年所具有的无限价值充满敬意。他说:“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

4、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4〕刘晓东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是成人生活的导师,儿童的生活里蕴藏着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5〕在当今学前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家长也开始感受到自己不如儿童的一面,“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比我知道的还多”,“这小孩儿,人不大,道理倒不少,说得头头是道”,等等。  “儿童是成人之师“,这是一个早已被世人公认的事实。当今的幼教理论工作者及幼儿家长应该抛去成人所谓的优越感,虚心向儿童学习,聆听儿童的心声。  二、“儿童是成人之师”的理论意义  儿童观决定了社会对儿童的基本态度,是全社会一切涉及儿童事务工作的出发点,决定着儿童工作者职业行为的性质。儿童

5、观的变革可以带来教育的革新,因此,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着眼于更全面地认识儿童,为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提供理论指导。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认识日趋科学、合理,在科学的儿童观指导下,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更科学,不再把儿童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儿童的兴趣、发展特点、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现有的关于儿童的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仍然是“成人是老师,儿童是学生”,认为成人有向儿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儿童成长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两者之间的无形屏障依然存在。成人把自己的思想意志强加于儿童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有秉持“儿童是

6、成人之师”的理念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儿童,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儿童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育观和教育行为,所以幼教理论工作者应该改变传统的对成人和儿童之间关系的看法,从新的角度来审视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来研究学前教育问题,从而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儿童是成人之师”这个观点改变了传统的对成人与儿童关系的认识,为成人教育儿童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成人向儿童学习也为成人提供了一种回归童年、回归大自

7、然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成人在社会上打拼太久,被现实改变得太多,远离了童年和大自然,他们才急于把儿童教育成“天才”、“神童”,把自己的心愿强加给“不堪重负的儿童”,目的是使儿童“少走弯路”、“少吃亏”。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中提到,“童心可以治疗异化了的成人生活”,因为儿童的生活不像成人那样刻意追寻规律、追求功利,而是听任自然的,所以儿童能够做到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成人如果能够蹲下来与儿童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思想、困难告诉儿童,很可能会发现儿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