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与国学研究.doc

国学教育与国学研究.doc

ID:61633888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4

国学教育与国学研究.doc_第1页
国学教育与国学研究.doc_第2页
国学教育与国学研究.doc_第3页
国学教育与国学研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学教育与国学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学教育与国学研究由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承办的“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研讨会”日前在南昌大学举行。来自两岸三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学术出版部门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入研讨与广泛交流,提出了不少意见与建议,对于推进国学学科建设,不无启发。  高校国学教育兴起的问题化背景  专家们认为,国学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引入高等院校的人文学科教育体系,与社会大众的“国学热”无论在心理情感上,还是在学术理念上,都有较大区别。社会大众的“国学热”缘于对当代社会各种浮躁肤浅之“快餐文化”的厌倦,以及亲近与了解本土人文传统的渴求;而高校的国学教育,则出于对当代

2、中国高校人文教育模式的深度反思,是一种学术理念与教育思想转换的实践活动。  专家们普遍认为,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以及文史哲的学科分类,是照搬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除了按照中文、历史、哲学的学科划分,解构了人文学术体系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根据“厚今薄古”的思想原则,大量砍削和压缩与传统人文知识体系相关的课程,不断增设与当下相关的教学内容。二是以“概论+通史”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为基础,统编各类通用文科教材。经过几十年一贯制的推行,这种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已经从初始之弊演变为致命之疾:其一,就学术研究而言,文史哲的学科划分,“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

3、通”,学科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彼此封闭,画地为牢。由于知识结构的单一,学术视野的狭窄,学术土壤的贫瘠,导致了学术风气的浮躁与浅薄,难以产生厚重的学术成果,至于学有本原、上承先贤传统、下启学术新知的名山事业,尤其渺渺!其二,就人才培养而言,“厚今薄古”的教育思想,“概论+通史”的课程体系,抽象化、教条化的观念灌输,抛弃传统,远离经典,人云亦云,导致了新生代人才的畸形发展。针对人文学科的培养模式形成造血功能严重不足的痼弊,一些高校开办旨在打通文史哲的“人文科学实验班”,将文史哲三个学科的“概论+通史”叠加起来,形成一种“拼盘式”课程体系。这种表面化的课程改

4、革,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抛弃传统、远离经典的抽象化、教条化教育模式,反而无端加重了学生的记诵负担。问题既已提出,也就预示着解决的路径。从根本上消除文史哲的学科壁垒,以简驭繁,必须精读人文元典,直奔活水源头,除此之外,别无良法。近年来各高校开办的国学院、国学班,正是在这种学术忧患的思想前提之下,几经周折之后,才峰回路转,稍现坦途。  专家们指出,高等院校的国学教育与社会大众的“国学热”,虽然不可等量齐观,但两股力量的合流及彼此呼应,从雅俗两个层面共同掀起了弘扬传统、复兴国学的社会思潮,是华夏民族积极参与未来世界人文精神重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经过广泛的交流与深入的探

5、讨,专家们对于国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专家们认为:所谓国学,就是依赖中国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所指向的特殊思维路径,在融贯经史子、参究天地人的整体观照之中,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思想观念、言说方式与行为方式;在当代学术文化的语境之中,融旧开新,再续敬德尊圣、平等向善、知止乐天的人文传统,培植理想的未来人性,构建新型的情理范式,重铸炎黄子孙的民族心魂;以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豁达开朗的文化胸襟,积极参与当代世界人文价值与全球普适伦理的文化重建。概而言之,融旧开新,再续华夏人文慧命;敬德尊圣,重铸炎黄民族心魂。这就是当代国学的文化生命与历史使命。  

6、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是两个概念  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的关系,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与会专家就此作了比较深入的学理探讨。专家们认为,昌明国学,弘扬传统,包含着彼此关联的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国学研究,一个是国学教育。就其逻辑关系而言,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是国学的两个下位概念,它们虽有联系但更有区别,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混为一谈,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前一阶段的舆情之所以出现许多关于国学的质疑,究其原因,除了个别学者对国学的本质与内涵以及当代国学的目的与意义缺乏清醒的认识之外,大多数人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理顺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的关系。事实上,许多有关“国学”的争

7、论与质疑,往往是由于“国学”概念漫无边际的滥用所引起的,而“国学”概念的滥用,又是与不明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的区别与联系互为因果的。  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的共性与关联,取决于中国学术的固有本质。专家们认为,中国学术具有两个最为明显的重要特征,一个是博雅平正,一个是知行合一。所谓博雅平正,是指视野弘通,涵识广博,立言平允,不事巧说。黄侃说:“中国的学问重在发明,不在发现。”意在强调整体贯通之后的阐发与推进,原原本本,反对标新立异,不为奇怪之说。因此,通观全体,学有本原,厚积薄发,博雅平正,是中国学术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至于中国学术之强调知行合一,乃人所共知的常识之论。

8、“格物致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