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25443
大小:31.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1-03-04
《漫话教师别称--陈永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漫话教师别称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国古代,“师”乃教师的通称,其自先秦沿用至今。可事实上,除“师”外,教师还有着种种精彩的别称。先秦时代,人们将教师统称为“师傅(即师)”,如《谷梁·昭公十九年》载:“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而对于国学教师,在战国前,则多称为“先生”,如《礼记·曲礼》云:“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在战国后,则多称为“博士”,如《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以高弟为鲁相。”对于私塾教师,起先称为“夫子”,如《圣人相知》载:“子贡曰:‘夫子之欲见
2、温伯雪子好矣,今也见之而不言,其故何也?’”而后来也有人将之称为“先生”。自此,被泛用于指教师的“先生”之称一直沿用至今。 在先秦至汉代,有将教师称作“师资”的,如杨士勋疏《谷梁·僖公三十二年》:“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到了西汉,朝廷设置了太学,此时的太学教师多被称为“学官”,亦叫校官(《史记·儒林传序》:“公孙弘为学官。”)。而在东汉,太学教师则多被称为“讲郎”,如《后汉书·儒林传》云:“又诏高才生授《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到
3、了西晋,在朝廷设立的国子学中始置“助教(乃国子监教师的称呼)”。宋代时废止“助教”,而以“教授”为教师之称呼。在宋元时,人们将地方小学教师称为“老师”。如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识字惊老师。”另外,宋代称太学教师为“学政”。到了明、清两代,各州郡县官又设经学助教,府学置教授。 其实,在我国古代,除了上述种种别称之外,还有将教师称为“司业”的、“西席”的、“师资”的、“讲师”的、“教谕”的、“教习”的、“师保”的、“监学”的、“院长”的、“学正”的等等。
4、 而现如今,教师的称谓除保留有“先生”“老师”等古称之外,人们又赋予其以种种喻称,譬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春蚕”“蜡烛”“人梯”“春雨”“孺子牛”等等。这些孕育着特殊含义的称呼,其实都是人们对教师奉献精神的赞许,对教师崇高工作的讴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