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doc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doc

ID:61582015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2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doc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当前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可谓不多,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在毕业走上社会后(也许拿着不错的毕业成绩),却不会读书甚至根本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最大的失败!其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大多和教师只重视课内的讲和练,而忽视了让学生进行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无关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条腿,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吕淑湘先生在谈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时曾说:“少数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这足以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缺乏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其直接后果是阅读兴趣的丧失,而丧失了兴趣的阅

2、读又何谈阅读习惯的养成?说起来如此重要的课外阅读,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再加上和人们重视的考试成绩也许“关系不大”,所以在实践中往往难以落到实处。也许有的老师会感到委屈:“我让学生做了那么多课外阅读训练题,怎么能说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呢?”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做课外阅读训练题和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不能说毫不相干,最起码关系不大。做题时学生阅读到的是一个个“考点”,魂牵梦绕的是“对还是错”,大量训练后的感觉是一个字——累!而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却根本没有。真正的课外阅读除了内容上的“课外”,还有时间上的“课外”,是指学生自

3、主的在课外时间进行的大量广泛的课外读物阅读活动。是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的阅读活动。我们常常说要给学生“减负”,该减的到底是哪些“负”?正是那些大量机械的应试训练!而学生应有的“负”——大量自主的课外阅读,我们的学生何曾重过?他们放学回到家,除了完成如山的作业外,如果有幸还有点时间,也许会去上网、听歌、看电视、打游戏,能够坐下来读书的有几个呢?这不能怪我们的学生,也不能怪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只能怪我们老师引导无方或根本未曾引导。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我们只注重了课内的“举一”,而奢望学生课外会“反三”。殊不知学生如果能课外自主去“举

4、三”,也许就会自己去“反一”。“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么浅显的道理!至少在阅读教学上是这样。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徜徉书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广博的视野、更要有开放的胸襟。经典的名著要选,优秀的时文也要选,但时刻注意要和课内阅读教学紧密联系。毕竟学生的时间有限,容不得我们随便挤占和浪费。学完了《背影》,不妨趁机推荐《父亲的爱》、《父亲的洗发水》、《父亲的自行车》等优秀时文,以加深学生对父爱的理解;讲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乘热指导阅读金圣叹批《水浒传》的相应回目,也可以参

5、照同集电视剧录象,比较编导对原著有哪些改动?有何匠心?可有欠美伤美之处?如此的课外阅读学生何累之有?相反还会乐此不疲,兴趣十足呢!正如刘国正先生接着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教师要根据精读和略读的不同,做出相应的指导。“精读的时候要纤屑不遗,略读的时候要提纲挈领”(叶圣陶语),但“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够自由阅读”。教师切记的是:要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精神俘虏。教师要时刻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面对作品和学生同作者平等对话,允许并尊重

6、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从而“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李镇西语)。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养成以后,学生就会慢慢明白:阅读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生活,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渴求,并且将成为陪伴自己终身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享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