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技法课堂.doc

考场作文技法课堂.doc

ID:61578765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1

考场作文技法课堂.doc_第1页
考场作文技法课堂.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考场作文技法课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场作文技法课堂】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愈来愈倾向于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2013年的18道作文题突出考查学生的观照能力、开掘能力和思辨能力。纵观近年高考满分佳作,无不闪耀出智慧的理性之光与令人心悦诚服的思辨色彩。因此,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就得在发展等级“深刻”上下功夫。  同学们平时的议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认识肤浅,思想苍白,立意平淡;文章缺少点睛之笔,缺乏思想的光照,缺少理性的阐述,缺少人文底蕴,缺乏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二、议论文平面运思,角度单一。只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看不出层层递

2、进、步步深入的运思踪迹;也没有多角度、多侧面论证的透彻。三、普遍存在分析问题能力较弱的毛病,看问题易走极端,分析问题只要一点论,见解片面偏激,认识武断绝对,剖析缺乏思辨的深度。四、写议论文采取“论点论据”的简单模式,不会分析论据。总之,学生的议论文往往缺乏深刻、睿智的思想。  议论文怎样才能“深刻”呢?“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揭示观点的现实意义,预测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概括地说就是说理透彻、论点(思想)深刻。思想的高度,就是写作的高度。古人说:“千

3、古文章意最高。”文意的浅显源于思想的苍白,文意的深刻源于思想的深刻,所以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根本,要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独创性、深刻性、辩证性、敏捷性等品质;尤其要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自然、社会、人生,为作文积累有思想底蕴的素材;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多读点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的理论书籍;多读些杂文、随感类文章以及优秀作文中深刻的句、段、篇,在阅读中揣摩、模仿。还要学习掌握对现象作深入挖掘的思考方法,学会对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果溯因、由因推果、由点及面”的加工;多设疑

4、、多思考、多训练,做到看问题能抓住实质,分析问题能鞭辟入里,说理能令人信服。只有眼界高一些,认识水平、理论水准高一些,面对文题才能写出深刻之作。  当然,最主要的是要掌握一些使议论文“深刻”的技巧。  1.由表及里、入木三分  由表及里就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现象是“表”,本质是“里”。精彩的议论一定是深刻透辟的,高考议论文写作要深刻透彻,就要抓住问题的要害,并且作出入木三分的分析。这种分析不是就事论事型的,也不是隔靴搔痒式的,而是以敏锐的眼力向着事物的纵深探望,使潜藏在事物背后或内部的一切显露于读者的面

5、前,让人分享到透视事物深层意蕴的愉悦。  例如2013年江西一考生的《“怕”与“不怕“》中学生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是现象,但有人却热爱奥数、英文,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急功近利的心态:  怕周树人,却不怕奥数和英文,急功近利心态暴露无遗。奥数对于现代人来说对高考有利,可以凭加分制度得到加分或凭借奥数获奖获得保送资格,英文好可以出国留学,成为海龟。这些大好的利益驱使众人爱上奥数与英文,然而这真是百利而无一害吗?  对怕周树人的危害,作者入木三分的分析:  急功近利的心态固然是有的,然而怕周树人,这难道不是中国经典

6、文化的没落?中国自己的经典文化遭冷落,反倒崇洋迷外,这是一个民族的衰退,若中国民族文化就这样在我们手上流失,那我们将会是历史的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