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67802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28
《【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白菊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学科数学 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观察视角一、教什么观察者:白菊萍网络班级小学数学学员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正确识别一个三角形。从教师课堂引导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过程来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方法使用时比较恰当的。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强化操作尝试,注重学生的亲身感悟,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中,增强对知识的感悟,也是本节课的一个特点。通过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以优帮差。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
2、向联系,与生活联系?学生分类的方法有许多,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在这时并不急于评价,而是充分让学生交流,学生在操作、体验、感悟中建构了新的知识系统。教师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以往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通过横向或纵向联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系。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良好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没有个人想法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耗能而低效。在这一节课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每次合作前都提醒学生先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优势,不仅提高
3、了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这堂课中紧紧抓住“给三角形分类”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探究分类的方法。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于点播,将易混淆或者难懂的通过交流辨析。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复习与巩固和情景的创设都结合学生身边和自身的例子进行的。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贯穿于本课的教学过程。补充视点:本节课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的多样功能,
4、使课堂教学生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活跃,教学改进建议1、结合教学内容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这样效果会更好。2、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表面的难点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过完成。3、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真正做到:“学中用,用中学。”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三角形的分类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白菊萍网络班级小学数学学员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 体现先学后教,在课前检查预习时能够暴漏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进行有效教学,体
5、现“以学定教”。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课堂启发式提问的次数多,无效提问也有一定的数量。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 教师的示范操作规范在突破难点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能够做到分层设计练习题,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人人都能达标,人人都能提高。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当堂检测注重前面的教学,能及时反馈。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是教学,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师生互动较好。补充视点: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本课教师做到了通过
6、交流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的学习圆柱表面积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与其认知特点结合起来。教学改进建议:1、新知的巩固方面略显不足。通过设计科学的巩固拓展实践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要与现场教学中的可利用资源结合。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者:白菊萍网络班级小学数学学员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教师通过学案布置学生预习,完成学案第一部分。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通过学案预习,学生认真思考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3.合作学习
7、: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合作学习形式多样,次数较多,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交流,教师适时点播。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教师能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创设情境,学生兴趣浓。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