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幼儿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的想象力。作为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模仿,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孩子的创造性。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丰富的想象力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幼儿的头脑中充满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往往不现实,幼稚可笑,可能不被家长认同,他们认为孩子画的越象越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是应该爱护和鼓励幼儿的大胆想象,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让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的驰骋。一、亲近生活,激发创造欲望。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想象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接触周围环
2、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造欲望。例如:开学初,从幼儿的绘画中发现:幼儿表现树的能力不是最好,大多是长方形的树杆,圆而小的树冠,最好的表现也不过是树上有几只苹果而已。怎样让幼儿表现树的自然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幼儿生活中不缺乏树,到处都能够看到树、接触到树,何不引导幼儿去感受和体验树的美。于是每天自由活动活动或午间活动时,我总是带着孩子到校园的树底下观察树:用手摸一摸树杆、树枝、树叶;比一比树与树的不同;伸展双臂学习树枝的伸展的摸样.
3、.....外出参观时也让幼儿仔细观察各种不同的树。当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我再组织幼儿进行写生“校园里的树”。此时幼儿笔下的树千姿百态、非常的生动,展示交流时幼儿都不由自主的说:“原来树是自然生长的”......二、培养幼儿绘画兴趣,调动情感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绘画教学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将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的参加者。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注意运用生动活泼的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例如幼儿喜欢猜谜语,我就将动物的主要特征编入谜语让幼儿猜一猜
4、,在猜谜的过程中把握了动物的主要特征,然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象出动物可爱有趣的形象来。同时也可以用故事来启发,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对幼儿吸引力特别大。例如当让幼儿添画背景时,我就采用故事的形式来启发幼儿,不同的故事会有不同的背景出现。幼儿在绘画时,也会采用编故事情节的形式来添画背景。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绘画活动。幼儿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自我表现。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主轴是积极主动的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力表现和动态结合。因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绘画活动更能够激发幼儿的自我表现。例如:秋天树叶纷纷飘零,随风飘舞的树叶不正是幼儿进行创造表现的最好材料吗?通过捡拾,收集,整理,我们开展了有趣的树叶
5、拼贴活动。幼儿根据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拼贴出各种形态各异的事物:蝴蝶,金鱼,螃蟹,蚱蜢,恐龙,鸵鸟,猫头鹰以及各种花花草草形象逼真,非常可爱。秋天的菊花争相开放,彩色的手工纸,在幼儿剪剪卷卷下,变成了一朵朵娟秀柔美的大理菊。剪,画,贴,已成了我们幼儿园主要的美术活动。能不能尝试新的活动来拓展幼儿的视野?一次与搭班寻常的闲聊中聊出了新的尝试活动______拓印。那是许老师与爱人傍晚散步时偶然发现的:在生态大道有一条石子路,路中间铺有鱼,蟹,虾等石雕,于是在一番精心准备之后我们出发了。起先我们把宣纸平铺在石雕上,然后刷颜料,可颜料很快被宣纸吸走,宣纸上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
6、怎么办?望着孩子们一张张企盼的脸,我们再次尝试,这一次把颜料先刷在石雕上,再把宣纸轻轻按压上去,当我小心地揭起宣纸时,二条金鱼栩栩如生出现在纸上,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拍手欢呼起来。接下来的活动每个孩子都积极地投入,抢着进行拓印,忙碌着工作。当一幅幅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画被我们拓印下来时,孩子们不无自豪地宣称道:我们都是小画家……四、突破定势,扩展思维空间。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例如:孩子们在绘画太阳时总是一个模式,针对这一情况,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早上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照在身上
7、有什么不同?冬天的太阳和夏天的太阳又有什么不同?阴天时有太阳吗?它在哪里?”当孩子笔下的太阳色彩有所不同时,我又进一步启发“太阳只有一种形状吗?它会变吗?”鼓励孩子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老师、超越自我。五、正面评价,追求成功体验。“你胡乱涂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的一点也不像……”这种评价只能伤透孩子的心,让他再也不敢大胆作画了。我认为评价幼儿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它,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