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doc

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doc

ID:61557508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28

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doc_第1页
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doc_第2页
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doc_第3页
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管理案例“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背景:2011年10月18日下午,我校学生到文化中心看电影,在观看过程中,六年二班学生吴xx中途出去上厕所,被同班另一名学生绊倒,导致吴xx的眼镜腿被损坏。事后,吴xx及家长对于老师的处理不满意,家长找到学校,提出了必须调班的解决办法。细节:学校通过了解,班主任对于这个问题处理方式和方法比较客观公正,倒是吴xx这个孩子表现有些偏执(一个六年级的大男孩,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不依不饶,甚至哭起来没完)。针对这个情况,学校要求老师压制住心中所有的不快,把家长和孩子请过来,由孩子还原事情的真相,老师和家长都坐下来,真诚地听孩子诉说,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最终了解到这

2、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这个孩子是后转入的,他还没有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便把平日里的点点滴滴不痛快都累积了起来。结果:校方和老师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来处理问题,真诚的沟通与交流使彼此敞开心扉,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同时对于这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双方也达成了共识。评析: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性格、习惯,而形成他的性格又有多方面的因素,有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有来自社会的影响等方方面面。改变这些不能急于一时,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矫治”。医生治病都讲究对症下药,医治一个孩子也应如此,找到问题“对症下药”。我觉得,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

3、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吴同学这样一个性格少有偏执的学生,我发觉在处理他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时,要多让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2、良师益友,宽容以待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现在的小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可是他们都非常要面子,你要是在处理问题时简单粗暴,效果反而不好。因此,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做他们的“知心姐姐”。

4、当遇到问题时,很真诚的和他谈心,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要让他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思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他不在小事上与同学斤斤计较。“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能让

5、教育更人性化,才能让教育这个严肃的工作充满人情味,让受教育者、被管理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让教育这项艰辛的工作,不再是令人生畏的过程,而是让人倍感亲切、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的事业。“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有可能理解孩子,有了理解才会尊重,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才会有耐心细致地了解。亲切理智的教育,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接受了教育,学会自制和自律。(节选《辽宁教育》)教育管理案例“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丁香小学王秀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