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50887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27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问题、内涵及习得策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列入课程总体目标之中:“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一数学教育价值目标的调整表明,我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数学知识不仅包括被整个数学共同体所认同的“客观性知识”(科学形态的表征),而且包括从属于儿童自己的“主观性知识”(个体认知的表征),即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一、点击现状:当下儿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的主要问题现状一:数学活动中“数学味”的缺失。当下的一些数学活动尽管重视了
2、儿童多样化的“个人体验”,但却缺少了应有的“数学化”过程。数学活动中“数学味”的缺失,并未使儿童获得有价值的活动经验!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周期现象的规律》时,一位教师任由学生用实物、图形、符号表征周期现象、解决周期问题,而对周期问题的抽象算法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以至于到“检测反馈”环节,有学生仍然在尝试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没有引导儿童对周期现象“数学化”,儿童因此没有理解“周期现象”的数学本质──“有多少组,还余多少个”。如此的数学活动,儿童模仿了“经历”的“形”,而未真正获得其“神”。现状二:数学活动中“儿童主体”的缺位。人学思想进入教育的视野
3、,数学教学因此有了对儿童数学活动主体性的重视。但我们发现:许多数学活动仅仅是让儿童“走过场”──数学活动材料单薄、活动形式单一,儿童“被经历”现象明显。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搭配的规律》,首先出示一张某食堂的菜谱让学生一荤一素搭配,引导学生猜想;然后让学生用图形、符号表示荤菜和素菜进行搭配验证;接着就让学生讨论概括荤菜的种类、素菜的种类与一共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之间的关系,儿童“行色匆匆”。教师没有展现儿童“无序列举”的混乱、繁杂和“有序列举”的简捷、从容,数学思考的力度柔弱。这样的活动其实是“儿童主体”缺位的“被活动”!现状三:数学活动中“成人经验”的越位。
4、所谓“成人经验越位”是指教师以其本身的经验来推断儿童的理解水平。从成人的视角出发,“想当然”地用教师经验替代儿童经验,忽视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如一位教师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将求半圆的周长公式进行推导:2πr÷2+2r=πr+2r,最终归结为:已知半径(r)求半圆的周长则用公式(π+2)r;如果已知直径(d)则得出半圆的周长公式为πd÷2+d=(π÷2+1)d并要求儿童像圆的周长公式一样牢记,甚而要求解决问题时,先写公式再代入公式计算。这种教师自以为“更简便”、“更发展儿童思维经验”的方法其实是以“成人经验”代替“儿童经验”。因为,相对于公式中的抽象符号,“圆周长
5、的一半加一条直径的长”的语言文字表述更容易被儿童理解与掌握,更符合儿童的经验水平与认知能力。况且如果出现四分之一圆或其他情况,儿童将会生搬硬套公式,其结果思维被引向死胡同。或许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正行走在儿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边缘,尽管我们一直没有忽视儿童的数学活动经验!二、追寻本真:儿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及特质(一)“经验”的内涵“经验”一直是教育学、学习心理学等领域讨论的重要话题。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经验”一词有两种词性:一为名词,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一为动词,指经历、体验,即怎样经验。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经验不仅包括人们
6、做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而且包括人们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操作和遭遇……”他认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教育即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特质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儿童经验的一部分,是基于动态的、可误的数学观。它既是知识,也是过程,介于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从静态上看是知识,是儿童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感悟等;从动态上看是儿童的数学活动过程,是儿童的主动经历。1.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具有“数学化”特质。数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数学特征、明晰的数学目标,所积累的经验一定要有“数学味”
7、。数学活动要谨防“去数学化”倾向。比如“折纸活动”,既可以是美学欣赏,也可以是技能训练。但作为数学活动的折纸,其目标应指向数学,比如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分数,认识圆等。2.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具有“活动化”特质。活动是经验的源泉,经验是活动的产物。数学活动经验不仅在于累积知识,更在于数学活动本身。无论是外显的操作活动还是内隐的思维活动,都应是儿童主动经历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而不能是伪经历、被经历的活动。比如“折纸经验”只有让儿童充分经历“折纸活动”才能获得。教学“圆的认识”,让学生将一张软纸对折、再对折;而后,从第三次对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