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教案.docx

《十面埋伏》教案.docx

ID:61535968

大小:66.7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2-25

《十面埋伏》教案.docx_第1页
《十面埋伏》教案.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十面埋伏》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面埋伏教具录音机、多媒体教学目的1、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2、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3、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创作。其中目标1、2为普通目标,要求全体学生达标;目标3为提高目标,只要求部分优生达标。重点难点重点:《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套武曲,篇幅较大。根据欣赏课中精赏与泛听结合的教学原则,本课重点欣赏“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难点: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

2、的难点。一、课前预习及导课。《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1、艺术是没有定格的,尤其是音乐的欣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大胆地想,想到什么说什么,并敢于发表不同于一般的独特见解。这样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2、根据课本中的提示进行,并初步感受乐曲表现古战场的壮烈情景。欣赏后小组讨论在播放乐曲时,想象古战场的画面。这次的欣赏让学生初次感性去认识乐曲,目的是培养感受音乐和独立欣赏的能力

3、。二、授新课1、分段欣赏:⑴泛听1—5乐段⑵欣赏“埋伏”①播放主题句让学生用“啦”模唱②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模唱主题句让学生分辨哪种能更好地表现“埋伏”⑶欣赏“小战”“大战”①播发“小战”“大战”的视频让学生先简单了解古战。②播发“小战”“大战”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句,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哪一段是表现“小战”,哪一段是表现“大战”。再让学生对比:哪一段的力度更强?哪一段的节奏更紧凑?听后讨论,教师小结。⑷将“埋伏”“小战”“大战”三个重点乐段用大屏幕演示一次让学生欣赏。(5)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

4、进行音乐创作。⑴泛听这一部分采用音乐主题辅助欣赏和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的方法进行。⑵欣赏“埋伏”时,通过播发音乐主题让学生听并且模唱,使学生熟悉该段的音乐主题。然后用两种不同的速度、力度模唱该主题(其中一种是乐曲的原速度和力度)让学生通过分辨感受该段的力度和速度。⑶①学生对古战不了解,因此在欣赏前先让学生看“小战”“大战”的视频来了解古战。②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分辨“小战”和“大战”。学生已初步了解古战,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用这个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力度和节奏去欣赏音乐。⑷指导学生通过模仿琵琶演奏的动作,用身体的

5、节奏律动去感受音乐。⑹要求用拍手、拍腿、跺脚打节奏为创作手段,运用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⒋再次全曲欣赏要求将刚才理解和想象的重现一次。鼓励大胆发表见解,奖励有创新的同学。达标测评:⒈请同学根据乐曲编一个故事。(导学达标中〈根据乐曲内容填空〉〈用标题进行创作〉都是达标测评的内容。要求将刚才分段欣赏时理解的和想象的用口头表达出来。力求语言简练。三、总结《十面埋伏》是我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通过刚才的欣赏,同学们对“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有了怎样的理解?是不是能够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

6、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不同的段落中它们各自的速度、力度、节奏有怎样的区别?请大家多收集一些古典名曲的资料,增强对我国古典音乐的了解。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