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3391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4
《苏科版《功》的教学思考与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科版《功》的教学思考与设计作者简介:王炯,出生于1973年,工作于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学历本科本科,主要研究课堂教学。摘要:新《物理课程标准》对“功”的第一点要求是“认识功的概念”,定位在“认识”水平上。第二点要求是“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定位在“了解”水平上。由于功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要认识功,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在初中阶段更多的是通过实例去让学生去领悟,不是着眼于功的定义上。因此,如何能让初中生认识功,怎样去领悟,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教学的设计。一、对教材内容编排的思考对比苏科版教材和其他各种版本教材对功定义的处理,
2、发现大多数版本的教材都是采用了直接告诉学生:“功含有成效的意思,而物理学中把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力有了成效。物理学中就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乘积叫做功。”这样的教学方法很直接有效,但从学生的认知来说却很勉强,可以说是把功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个样定义,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而苏科版教材却是从探究简单机械——斜面,引导学生发现原来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所以称这一乘积叫做机械功。这样的安排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探究,避免教师过多干预,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
3、了主动性,改变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所以最终选择以苏科版教材的思路来组织教学。二、对实验器材的选择思考苏科版教材选择探究斜面来引入功的概念,我觉得编者可能有四种目的:1、在本课中可以有学习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斜面的特点;2、利用斜面引入功的概念;3、可以渗透功的原理的思想;4、为后面学习机械效率埋下伏笔。编者可谓用心良苦。但真正实施起来会发现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过多的话反而会冲淡主题,造成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却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功的相关知识。同时因为斜面本身因素,Fs和Gh的乘积会相差较大,并不能很好的得出编者想要的结论,也就不能顺利的过渡到功的概念上,使课堂效
4、果大打折扣。我发现利用动滑轮测得的实验数据要比斜面理想的多,而且是学生才学习过的机械,学生很熟悉,容易入手,因此最终选择了利用动滑轮来进行学生的探究分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为了物理研究的严谨性,又补充了杠杆的演示探究实验,使得实验结论更加能令学生信服。三、对实验目的的思考苏科版教材选择以探究“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呢?”为探究实验的目的。我认为从该实验目的到用力和物体在的方向上距离的乘积引入功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跨越的,学生并不清楚实验表格里为什么要出现Fs和Gh的乘积,又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替代。同时在学习简单机械时,学生就已经认识到没有既省力又省距
5、离的杠杆和滑轮,在此提出这样的实验目的对学生的吸引力会减弱,影响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直接以探究“力与距离的关系“为实验目的。学生已经知道省力的机械就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就费力,而不省力的机械就不省距离,从而感觉到力和距离之间是有关系的,而且可能成反比。从数学角度而言,成反比的两个量的乘积就是一个定值,所以力和距离的乘积就可能是一个定值。再用实验去探究和验证这个猜想,找出Fs和Gh的关系。这样的处理能让学生有明确的实验目的,接受起来很自然,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学设计:《功》一、教材分析:《功》是苏教版物理义务教育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6、”的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力、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功是力学中重要的物理量,也是物体能量改变时地重要量度。学习功,是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功率、机械效率、能量等知识打下基础。此外这部分知识与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同时教师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物理问题,让学生了解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二.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
7、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2)知道功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了解1J的功大约有多大;(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功的公式解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历探究使用机械时力和距离的关系,体会力和距离的乘积是有意义的物理量。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献身科学的意识。三.重难点分析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
8、科学规律.重点:1.实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