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33560
大小:69.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25
《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教案:藻类植物.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教案:藻类植物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内容。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提供了2019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学习目标:1.了解藻类植物的种类,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衣藻和水绵,比较衣藻和水绵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藻类植物的特征。二、学习重点:水绵、衣藻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三、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思考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于蓝。这些诗句描写的是植物。(二)学习任务:1.(自学课本p24
2、)完成下列任务:(1)生物圈中已经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2)淡水藻类常见的有:,,,,,等。(3)海洋藻类常见的有:,,,,,,等第1页2.观察衣藻和水绵(参照课本第5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并对照课本中衣藻和水绵的示意图,比较它们形态结构的异同点。3、自学课本p5,完成下列任务:a)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2)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能进行_________,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
3、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b)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释放,(2)可做。与人类的关系:(1)可供,(2)可供。4、拓展反思:(小组讨论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1)为什么海带是褐色的?(2)将一块新鲜海带,(干的应提前浸泡1小时)放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酒精加热,并把温度计插在烧杯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观察海带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3)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4)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5)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第2页四、学习
4、检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导学案教学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初步了解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自主学习: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方案一:学生直接观察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结合已有的知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方案二:学生直接阅读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四人一组讨论思考题,通过小组间的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适于吸水的意义。学生
5、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理解根吸水实际上等于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二、水分运输的途径1.茎的结构学生四人小组通过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以及本节课第3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经讨论、归纳,小组间表达和交流后,归纳出茎的结构。2.茎各部分的作用学生通过看本节课的后三个自然段,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小组间合作交流,归纳出导管、筛管和形成层的作用。3.探究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实验,经同学间表达和交流,确认最佳方案。通过看课本上的P111的《观察与思考》,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检测反馈:1.
6、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叶片中的?2.将茎横向切断,在横切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3.将茎纵剖开,在纵剖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4.通过这个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学会自学获得知识。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汁液是从那里来的?5、移栽植物时,如果根损伤大多,植物会有什么变化?6、扦插后的枝条如何处理,成活率会提高?第4页7、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树怕去皮,不怕空心这句话吗?8.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9.在热带雨林中,有些树
7、木茎干上往往长着许多毛茸茸的根。这些根暴露在空气中,叫做气生根。气生根有什么作用?10.分析:将两株同样大小健壮的幼苗,分别培养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过几天,可看到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生长,在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这个实验说明。11.导管存在于,能输送,输送方向是。筛管存在于,能输送,输送方向是。这篇2019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教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5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