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04557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07
《《信息技术%20SOA技术实现规范%20第4部分:面向数据的Web服务接口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家标准《信息技术SOA技术实现规范第4部分:面向数据的Web服务接口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本部分项目来源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立项名称为《SOA技术实现规范第4部分:服务展现》,项目号为20111645-T-469,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2.本系列标准总体考虑我国SOA标准体系划分成“SOA总体标准”、“SOA技术支撑与互操作标准”、“SOA工程标准”、“SOA质量与测评标准”、“SOA安全”、“SOA应用标准”等六大类。目前国家已立项的SOA标准中,涉及实现技术的标准都归类到本系列标准中,对应于标准体
2、系中的“SOA技术支撑与互操作标准”。本系列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宏观层面的考虑如下。一方面,从SOA技术现状来看。与传统技术相比,SOA从业务着眼,基于标准化的技术手段,以“服务”为基本元素来构建或整合适合于各行业应用需求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充分整合和复用IT资源、并使信息系统能灵活快速的响应业务变化需求。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实现SOA的主流技术包括重量级但功能相对强大的Web服务(WebServices)技术、针对网络应用设计和开发的REST方式、以及新出现的轻量级的JSON格式。另一方面,从SOA标准化现状来看。一方面,国际标准组织ISO/IECJTC1SC38
3、发布的技术报告和正在制定的SOA技术参考模型系列标准,都属于SOA解决方案参考模型的宏观层次,没有制定技术细节的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各标准协会组织(业内有名的包括W3C、OASIS、TOG等)经过近十年的工作,已研制了大量的Web服务技术规范,并把其中一些技术规范在SC38中通过PAS程序推动成国际标准,作为技术细节标准的补充,但进展缓慢。因此,国际标准还远未成型。4基于技术现状和标准化现状,本系列标准面临着选用国际标准协会组织的标准,还是自己产生技术路线并研制相应标准的选择问题。在国家现有情况下,自主制定技术路线和技术标准可能性不大。而在现有国际标准还未成型的情况下,如果直
4、接引用标准协会组织发布的规范又会为国内试实施者带来麻烦。但又有必要规定方向性的内容,便于统一业界的认识。因此,本系列标准不进入过于细致的技术层次,而是在抽象层次上对功能做出规定。至于如何实现功能,以及性能方面的考虑,由开发者自己把握。将来,待我国产业界技术水平提升之后,可以考虑基于成熟的技术,再次进行标准化工作,进而补充并完善目前的标准。这个系列整体设计及各部分的标准范围及主要功能如下:第1部分:服务描述——规定技术层面上的“服务”的元数据,奠定了对服务进行增删改查、管理、组合等操作的基础;第2部分:服务注册与发现——规定了SOA应用的服务注册与发现参考模型,以及服务提供者、
5、服务消费者、服务注册中心的功能要求。服务注册与发现是SOA方法和技术的核心概念,先进行服务的注册,才方便对服务进行管理,有了服务发现机制,才能对服务进行查询、抽取、组合和应用;第3部分:服务管理——描述了SOA应用中的服务资源管理、服务访问管理、服务监控管理、服务评价管理;第4部分:面向数据的Web服务接口规范——本部分规定了支持Web服务中数据发布、订阅、通知、获取等活动的Web服务接口,以及Web服务接口的SOAP、JSON绑定。;第5部分:服务集成开发——规定了可集成的服务类型,描述了服务集成开发模型及技术要求,以及三种可选的服务集成开发模式。这部分实现了用SOA的方法
6、对原有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利用;第6部分:服务交互通信——提供了SOA应用中服务交互通信的示意,规定了服务交互通信的基本功能要求及安全功能要求;第7部分:服务编制——提供了SOA应用中服务编制的基本要素及服务编制要求的功能;第8部分:身份管理服务——描述了身份管理服务的基本参考模型,以及身份管理服务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和服务能力要求。本部分是第4部分,本部分规定了支持Web服务中数据发布、订阅、通知、获取等活动的Web服务接口,以及Web服务接口的SOAP、JSON绑定。本部分适用于互联网应用中数据服务的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41.工作过程本部分立项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7、在两年间组织了多次标准范围与内容的讨论,针对服务展现这个内容,业界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后来,标准编写组确定不对展现所涉及的全部内容进行规定,而仅限于对数据接口内容进行规范。标准编写组今年开始基于这一思路拟定了目前的标准文本。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梅宏、赵永望、马殿富、王潮阳、袁媛。2.本部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本报告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在标准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按照需要,力求完整;—— 上下文始终保持一致,清晰,准确;—— 充分考虑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