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

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

ID:61495479

大小:7.61 MB

页数:146页

时间:2021-02-06

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_第1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_第2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_第3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_第4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强烈推荐)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经@学科资料库整理所得目录第一节:酶与ATP知识点整合2整合一:物质跨膜运输2整合二:酶4整合三:ATP的结构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8第二节:酶和ATP考点透视与解析15第三节:细胞呼吸知识点整合24整合一:细胞呼吸的实质24整合二:细胞呼吸的分类25整合三: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25整合四:无氧呼吸两种情况26整合五:有氧呼吸三个阶段26细胞呼吸知识点巩固练习一27细胞呼吸知识点巩固练习二34第四节:光合作用41整合一:光合作用的过程41整合二:光合作用反应式43整合三:光合作用的意义44第五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重点突破45突破一

2、:光合作用过程45突破二: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51突破三:巧判细胞呼吸类型53突破四: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54光合作用之高考链接59附录:2007-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之光合作用65细胞代谢专题之练习题94附录:2007-2012高考生物试题之细胞代谢专题103第一节:酶与ATP知识点整合整合一:物质跨膜运输1.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来源:状元源]主动运输胞吞(内吞)胞吐(外排)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细胞外→内细胞内→外运输动力浓度差浓度差能量(ATP)能量(ATP)能量(ATP)

3、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实例水、CO2、O2、甘油、乙醇红细胞吸收葡萄糖K+、Ca2+、Mg2+,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2.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O2浓度特别提示:①乙图中,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受运载物质载体数量的限制,细胞运输物质的速率不再增加。②丁图中,当O2浓度为0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供能,细胞也可吸收物质。(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例1】(2010·广东卷,1)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

4、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分析图示可知,矿质离子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协助,还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答案]C[知识总结]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快速确认技巧:(1)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耗能就为主动运输,即使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2)可否逆浓度梯度:只要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就是主动运输;(3)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载体就是自由扩散,需要载体则通过浓度、能量进一步作出判断。【互动探究1】(2010·成都质检)在水池中沉水生活的

5、丽藻,其细胞里的K+浓度比池水里的K+浓度高1065倍。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池水中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K+进入丽藻加快B.池水中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C.池水中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D.池水中鱼虾较多时,K+难以进入丽藻[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可以判断,K+进入丽藻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主要是有氧呼吸)。大量厌氧细菌能在池中繁殖,说明池中缺少氧气,丽藻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所以K+难以进入丽藻。[答案]C整合二:酶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2.影响酶催化效率

6、的因素的研究方法(1)自变量:要研究的因素。(2)因变量:酶的催化效率。(3)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其他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都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除自变量外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研究要做到科学和严谨。3.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1)酶浓度在有足够多的底物而又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如图所示。(2)底物浓度当酶浓度、温度、pH等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所有的酶全部参与催化,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增加了,如图所示。(3)pH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

7、表现出活性,其中酶的活性最强时的pH即为该酶的最适pH。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且该种变性是不可逆的,如图所示。(4)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其中反应速率最快时的温度即为该种酶的最适温度。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甚至会使酶失去活性,如图所示。特别提示:高温使酶失活是由于破坏了酶的分子结构,即使恢复到最适温度,该酶的活性也不会恢复,而低温条件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在恢复至适宜温度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4.教材中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