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478297
大小:1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03
《作文教学思维能力训练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文教学思维能力训练初探商南县初级中学李富民作文既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通过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结构和安排材料,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写作过程离不开思维。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到发散思维循序渐进地训练,将思维训练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一、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形象思维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它是以意象、想象、显示、描述等作为思维形式的。在形象思维的诸多形式中,想象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点应放在想象能力的提高上。(一
2、)在阅读和创造性复述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良好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阅读者再造想象产生和完形的过程。比如在讲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的过程中,随着教师各种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唤起和调动了学生头脑中有关农村生活的种种表象积累,剪辑和完形而成一幅恬淡、祥和、温馨的山乡生活图景。随着体验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和境深入细微,必将增强阅读者的再造想象能力。但作为作文指导而言,还必须进一步倡导和鼓励学生再度调动积贮的记忆表象,融合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努力充实和不断完善头脑中展现的再造形象,并予以复述表达,以此巩固和强化再造想象能力。(二)通过看
3、图作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看图作文既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又可以发展想象能力,比如有一幅漫画:台灯光下,一位中学生在伏案苦读。他的旁侧,母亲坐在小凳子上细心地为苦读的孩子洗脚。画面相当简单,但当教师有意识地作启发诱导,一旦打开学生那种亲身体验过的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接触过的形象储备时,一篇篇构思巧妙、想象独特的好文章就出来了。有个学生自拟命题为《又是一个无奈的夜晚》的作文:张强放下饭碗,“拖着双脚慢慢晃向客厅想看一会儿电视”,就听母亲大声叫道“快去学习”;深夜,母亲端来热水,关切嘱咐“你只管学习,伸出脚吧”;洗完脚,母亲又是一句轻轻叮咛“认真
4、学习”,“张强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那白纸上的黑字又爬进了他的眼睛”。进行看图作文教学,教师应选用画面简洁、内涵丰富的图画,给学生留下再创造的广阔空间。(三)运用具象化训练,培养想象能力。所谓具象化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将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比如“贪婪”“静夜”“骄傲”“精疲力尽”等,努力绎化为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言语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最好结合作文讲评进行。比如讲评习作《“死板子”爸爸》,作文写到“爸爸”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从承包的鱼塘里网上了几千斤鲜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讲评时教师指点:“乐”会是怎样的呢?要求学
5、生展开想象,将其“具象化”。很快,作文出来了:“记得那天,爸爸见箩筐里、水桶里到处是活蹦乱跳的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嘴里含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一时提提圆滚肥壮的草鱼,一时掂掂红头黄尾的鲤鱼,轻轻地哼着小调。”诸如此类紧密结合作文讲评进行具象化训练,即使原习作只是一段概念化的短文,也能通过“具象”手段而“化”之为一篇形象生动的好文章。这中间,学生想象能力的增强,表达兴趣的提高,实在是不言而喻的。二、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平时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章,有的文思混乱,条理不清,有文而无章;有的思维阻塞,思路狭窄;有的列出题纲到
6、写文时却用不上……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开拓思路;不会有条理地去展开思维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即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利用课文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语文课本上所选文章无论语言运用、表现手法,还是结构安排,大多应称得上典范。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的范文就是教材。因此,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可通过范文引路,以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手段进行训练。比如,学习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就写《赞×××》,这样结合教材的学习,模仿文章写法,不仅掌握了所学课文的条理,而且也使自己写的文章能
7、有一条比较好的思路。再如,学习了旧体叙事诗《卖炭翁》和《石壕吏》,把它改写成记叙文,这样不仅能理清诗歌的线索、条理,而且对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各方面的不同也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样练笔可增强自身思维的条理性。(二)通过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结构方式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已掌握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记叙的要素,那么怎样将记叙的要素比较自如地运用到所写的文章中去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方式。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按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顺序来安排段落层
8、次;第二种是按事件性质来安排段落层次;第三种是按空间方位的变换、地点的转移来安排段落层次。在写记叙文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眼后,列出提纲,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学生完成这几项之后,文章大体脉络已经出来了,行文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