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doc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doc

ID:61460486

大小:3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01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doc_第1页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doc_第2页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doc_第3页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doc_第4页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1.下列“假说”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的化学理论看,仍然科学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B.每一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其本质特征C.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的粒子D.使反应体系熵值增大的反应方向,就是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2.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ΔH=-25kJ·mol-1   ………………①3Fe2O3(s)+CO(g)=2Fe3O4(s)+CO2(g)ΔH=-47kJ·mol-1  ……………②Fe3O4(s)+CO(

2、g)=3FeO(s)+CO2(g)ΔH=19kJ·mol-1 …………………③则下列关于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O+CO=Fe+CO2ΔH=-11kJ·mol-1B.FeO(s)+CO(g)=Fe(s)+CO2(g)ΔH=-11kJ·mol-1C.FeO(s)+CO(g)=Fe(s)+CO2(g)ΔH=11kJ·mol-1D.FeO(s)+CO(g)=Fe(s)+CO2(g)ΔH=-22kJ·mol-13.常温时,将V1 mL cl mol·L—1的氨水滴加到V2 mL c2 mol·L-1的盐酸中,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V

3、1=c2V2B.若V1=V2,c1=c2,则混合液中c(NH4+)=c(Cl—)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c(Cl—)D.若V1=V2,且混合液的pH<7,则一定有c1

4、液中加入过量的HCl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又有沉淀生成,下列溶液中符合此条件的是:①Ag+、Fe3+、Na+②Ag+、Al3+、K+③Ag+、Ba2+、NO3―④SiO32-、AlO2-、K+⑤Ag+、NH4+、H+⑥AlO2―、K+、Al3+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⑥6.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4+和Cl―四种离子,其浓度大小有如下关系:①c(Cl―)>c(NH4+)>c(H+)>c(OH―)②c(NH4+)=c(H+)>c(Cl―)>c(OH―)③c(Cl―)=c(NH4+)且c(OH―)=c(H+)④c(OH―)>c(

5、H+)>c(Cl―)>c(NH4+)⑤c(Cl―)>c(H+)>c(NH4+)>c(OH―)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⑤C.③④D.①③⑤7.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9.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是①二氧化硅②碘③镁④蔗糖⑤冰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④⑤10.2001年

6、报道镁和硼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图示意的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MgBB.MgB2C.Mg2BD.Mg3B211.以酚酞试液为指示剂,用0.10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对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待测NaOH溶液滴定完成时,盐酸滴入的体积/mL①20mLNaOH溶液V1②20mLNaOH溶液+10mL水V2③敞口隔夜放置的20mLNaOH溶液V3计算该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mol/L)合理的是A.c=B.

7、c=C.c=D.c=12.对于反应A(s)+2B(g)3C(g),△H>0。C%跟外界条件X、Y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X表示温度,Y表示压强,且Y1>Y2>Y3B.Y表示压强,X表示温度,且Y3>Y2>Y1C.X表示压强,Y表示温度,且Y1>Y2>Y3D.Y表示温度,X表示压强,且Y3>Y2>Y11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NaOHB.NaClC.H2OD.NH4Cl14.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了现象: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