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410810
大小:29.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1-26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同步练习0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同步练习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3杭·州高二质检)春秋战国时期,下图所示事件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促进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解析:选C。图片给出的信息是铁器和牛耕,它们是新的生产力发展的代表,不可能强化周王室的统治。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解析:选D。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
2、的要求,他们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方位地进行变革,以便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为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服务。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D。3.(2013昌·乐高二月考)商鞅变法首先着手于()A.发展农业生产B.废除“世卿世禄制”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D.普遍推行县制解析:选A。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强兵,必须首先实现富国。所以,商鞅变法首先从发展农业生产开始。4.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宣传法家思想B.依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解析:选D。“燔诗书而
3、明法令”主要目的是为以法治国制造思想舆论和环境,主要是为适应中央集权政治而建立的。因此实质是进行思想文化上的专制。5.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行县制D.连坐法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的限定语,与之相符的是连坐法。6.(2013南·京高二联考)下图反应的事件是商鞅变法,在其措施中最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重农抑商C.连坐法D.改革社会风俗解析:选A。拥有自己可支配的土地是历代
4、劳动者最普遍的追求,从这一角度思考,A项正确。7.(2013烟·台高二检测)以下描述的是战国时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几个场景。你认为这四项中不可能真实的是()A.他在公元前343年发生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B.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C.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D.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解析:选D。公元前343年前后商鞅已实行变法,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8.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
5、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解析:选D。商鞅变法前,秦国的贵族世世代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他们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商鞅在新法中规定,贵族没有军功不再授爵,这就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直接损害了贵族的利益。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移动一根木头并非难事,关键
6、是以此而树立的千金难买的威信。——毛泽东材料2: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篇》请回答:(1)据材料1指出毛泽东的评论中包含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毛泽东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2认为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从商鞅个人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认识?解析:第(1)问从
7、材料1中搜寻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注意审题,只答材料2中认为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病即可,不要面面俱到;认识结合商鞅变法的弊病回答。答案:(1)措施:奖励军功;奖励耕织,重视农业。原因: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2)弊病:法律过于严酷。认识:改革者要法德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教材答疑一、学习思考1.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教材P17)提示:(1)经济上,春秋战国之交,社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铁工具和牛耕已经在广大地区使用,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原地区初步确立起来。(2)政治上,新兴
8、的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一些重要的诸侯国内掌握了政权。这些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后,在各诸侯国内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建立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专政。(3)思想上,由于政治经济的变革,引起思想领域里的空前活跃。自春秋末年以来,在文化思想界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4)军事上,中原各国为争夺土地和人民常常混战,通过兼并战争,开始出现局部的统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