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398081
大小:67.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1-26
《“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儒法斗争史研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儒法斗争史研究1973年七八月间,毛泽东针对周恩来领导的纠“左”工作和党内外怀疑和否定“文革,的思潮,发表了一系列谈论中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言论,否定和批判儒家,肯定和赞扬法家。他的目的,是含蓄地发出警告,不要否定“文革”,否则就是“尊孔反法”,开历史倒车,与林彪和历史上的反动派没有什么区别。毛泽东的这些言论,被“四人帮”集团所利用,引发了儒法斗争史的研究和“批林批孔”运动。儒法斗争史研究的由来从时间上看,儒法斗争史的研究在“批林批孔”运动正式发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1973年9月,“四人帮”控制的上海市委写作组以石仑的笔名在《学习与批判》创刊号发表了《论尊儒反
2、法》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后,当年第10期的《红旗》杂志以及10月25日的《人民日报》相继全文转载,由此可以看出“四人帮”对它的重视。《论尊儒反法》提出了儒法斗争的概念,认为“儒家是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反动学派。法家是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学派”,儒家提倡“礼治”,法家提倡“法治”,儒家主张守旧,法家主张革新。儒家和法家的斗争不是学术主张之争,而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在思想政治战线上一场剧烈的阶级斗争”。儒法斗争不仅在春秋战国时期存在,而且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进行着”,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文章提出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3、,弄清楚儒法斗争的阶级本质,认为这“对于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是有重要的意义的”。这篇文章揭开了儒法斗争史研究的序幕,并为后来的儒法斗争史研究定下了基调。此后,“四人帮”控制的写作班子及其追随者又发表了一批研究和宣传儒法斗争史的文章。这些文章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上海市委写作组以罗思鼎的笔名在《红旗》杂志1973年第11期发表的《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唐晓文在1974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孔子杀少正卯说明了什么?》等。《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除了以批宰相为名,影射攻击周恩来外,还在《论尊
4、儒反法》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儒法斗争是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认为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就是由于执行了法家路线,因此秦始皇统一中国“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巨大胜利,也是法家思想的巨大胜利”。《孔子杀少正卯说明了什么?》则为法家找到了一个先驱――鲁国的少正卯。文章认为少正卯主张实行同孔子完全对立的政治路线,即主张用“法治”代替“礼治”,也就是用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阶级专政,因而遭到孔子的忌恨,所以后者一在鲁国掌权,就杀害了少正卯。文章还认为,少正卯和孔子之间的斗争,是意识形态领域中革新和保守两条路线的斗争,也就是新兴封建势力和没落奴隶主两个阶级之间尖锐斗争的表现。他们之间的斗争“
5、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斗争的序幕”。在“四人帮”倡导的儒法斗争史的研究中,这篇文章的恶劣作用在于通过渲染少正卯和孔子之间的斗争。为儒法斗争找到了一个源头,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儒法斗争不是一个虚构的概念,而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研究儒法斗争史的必要性。儒法斗争史研究的演变儒法斗争史研究的开展,为“批林批孔”运动的发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1974年初“批林批孑l”运动正式发动之后,它成为了这一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批林批孔”运动的前期,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对孔子的批判,给孔子及儒家学说树立一个对立面。以此来进一步说明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反动本性”,参与其中的人数也不多
6、,主要是“四人帮”控制的写作班子及其追随者。“批林批孔”运动进行了将近半年之后,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这就是从1974年6月开始,研究儒法斗争史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当时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一是因为“批林批孔”运动出现了混乱。在运动中,一些群众又成立战斗队,搞大串联,“文革”前期的动乱局面重新出现。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文件,提出要加强对“批林批孔”运动的领导。这迫使“四人帮”调整斗争策略,加强“文斗”。以避免“武斗”遭到限制和约束后运动出现冷场的情况。另外,随着四届人大的日益临近,“四人帮”加快了夺权的步伐。为了在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中占据有利位置,攫取更大的政治
7、权力,他们需要进一步大造政治舆论,一方面打击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另一方面肉麻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